
寄詩酬和的信函。 元 戴表元 《題蕭子西詩卷後》:“每兵休事定,輒一會合,必有詩郵。” 清 查慎行 《送陳秋田宰荔浦》詩:“真羨 楊蘧 挈家去,王程如砥接詩郵。”
“詩郵”是一個古代文學術語,指詩人之間通過書信寄送詩作并互相酬信函,具體解釋如下:
“詩郵”由“詩”(詩歌)和“郵”(郵寄)組成,字面意為“郵寄詩歌”。其核心含義是文人通過書信往來寄送詩作,并進行創作應和的行為,屬于古代文人社交的一種形式。
元代戴表元《題蕭子西詩卷後》
記載“每兵休事定,辄一會合,必有詩郵”,說明在戰事停歇後,文人常通過“詩郵”交流詩作。
清代查慎行《送陳秋田宰荔浦》
詩句“王程如砥接詩郵”,以“砥”(平坦)形容詩郵傳遞的頻繁與順暢。
“詩郵”反映了古代文人以詩會友的傳統,兼具文學創作與社交功能。類似的形式還有“詩簡”(裝詩作的竹筒)、“詩箋”(寫詩的專用紙張)等。
現代語境中,類似“詩郵”的行為可類比文學刊物投稿、網絡詩歌論壇互動等,但“詩郵”一詞本身已較少使用,多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
《詩郵》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通過詩歌傳遞信息或者表達感情的郵件,也可以理解為用詩歌來書寫的郵件。
《詩郵》的第一個字是“詩”,它的部首是“讠”,筆畫數為7。
《詩郵》的第二個字是“郵”,它的部首是“⺧”,筆畫數為10。
《詩郵》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新,是近些年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它的出現是因為人們在傳遞信息或者表達情感的時候,希望能夠更富有詩意和情感,以此來加深交流的力度和美感。
《詩郵》的繁體字寫法為:「詩郵」。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差異。就《詩郵》這個詞來說,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是「詩郵」或者其他一些小的變化,但基本上意思和現代的寫法是相同的。
1. 我昨天給你寫了一封《詩郵》,寄給你了,希望你喜歡。
2.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用《詩郵》表達了内心的祝福。
1. 詩人:寫作詩歌的人。
2. 郵件:利用郵局或者互聯網發送的信件。
3. 信件:書寫内容後通過郵局寄送給收信人的紙質或電子郵件。
1. 詩文:寫作的詩或文章。
2. 信詩:通過寫詩來表達情感的信件。
3. 詩簡:用簡短的文字寫作的詩歌。
1. 散文:叙事文學的一種,與詩歌相對。
2. 平郵:普通的郵件,與特快專遞相對。
3. 非詩:非詩歌性質的文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