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謹慎。《書·微子之命》:“恪慎克孝,肅恭神人。”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一》:“自膺上嗣,毓德春闈,恪慎于厥躬,祇勤于大訓,必能誕敷至化,安勸庶邦。” 明 李東陽 《封翰林院編修文林郎王君墓碣銘》:“故 瓚 美文翰,以恪慎稱於官焉。”
“恪慎”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恭敬謹慎,常用于形容為人處世的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言行恭敬而謹慎,強調對人或事的尊重與認真态度。例如《書·微子之命》中提到“恪慎克孝,肅恭神人”,即通過恭敬謹慎的行為體現孝道。
文獻出處
近義詞與用法
主要近義詞為“敬慎”,兩者均含恭敬、慎重之意。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書面語,如評價他人品德或描述曆史人物行為規範。
語義演變
該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但古漢語中常見,尤其在表彰人物德行時,強調内外兼修的莊重态度。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尚書》《新唐書》等原始資料,或查閱權威詞典如滬江線上詞典。
恪慎是一個漢字詞彙,通常用來形容人在做事時認真、謹慎、恭敬的态度。這個詞由“恪”和“慎”兩個字組成。
恪的拆分部首是心,總共有10畫。作為一個獨立的字,恪表示恭敬或誠實;作為一個部首,則為一些與心理、情感相關的詞彙的構成部分。慎的拆分部首是心,總共有11畫。作為一個獨立的字,慎表示謹慎或小心;作為一個部首,則為一些與行為、态度相關的詞彙的構成部分。
恪和慎這兩個字的來源都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恪最早是指一種恭敬敬畏的态度,後來逐漸演變為形容人謹慎的品質。慎也源于古代,最早表示對待事物謹慎小心的态度。
恪慎在繁體字中的寫法與簡體字一樣,都是恪慎。不過,由于繁體字在日常書寫中的使用較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常見的是簡體字形式。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恪的寫法稍有不同。在甲骨文中,恪的原始形态為“”,表示人跪在地上。到了金文時期,恪的形态變為“”,表示人在面前立下規矩。最後,恪的形态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樣子。
一些恪慎的例句包括:
1. 他在工作中一向恪慎認真,從來不偷懶。
2. 她非常恪慎地對待自己的學業,總是認真備課。
一些與恪慎相關的組詞有:
恪守、恪盡職守、恪守信念、慎重、慎思、慎行、慎獨、慎言等。
與恪慎相近義的詞彙有:
謹慎、小心、拘謹
與恪慎相反義的詞彙有:
魯莽、懈怠、大意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