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危行的意思、危行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危行的解釋

(1).危險的行動。《易·震》:“《象》曰:震往來厲,危行也。” 孔穎達 疏:“‘危行也’者,懷懼往來,是緻危之行。”

(2).小心地行動;慎行。《莊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間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史記·管晏列傳》:“其在朝,君語及之,即危言;語不及之,即危行。”

(3).正直的行為。《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遜。” 何晏 集解引 包鹹 曰:“危,厲也。” 明 樊鵬 《中順大夫陝西提學副使何大複先生行狀》:“先是京官非有罪無九年不遷者,先生特以危行連蹇,湮滞中書,凡十餘年。”

(4).謂(言語)高于行為。《禮記·缁衣》:“大人不倡遊言。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可行也,不可言,君子弗行也。則6*民言不危行,而行不危言矣。” 鄭玄 注:“危,猶高也。”

(5).不安全的航行。 宋 王安石 《虞部郎中晁君墓志銘》:“析 池口 征,合于 銅陵 ,官不失算,舟無危行。”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危行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危行”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wēi xíng,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危險的行動
    指可能帶來風險或危害的行為。出自《易·震》:“震往來厲,危行也”,表示在動蕩不安的環境中行動需謹慎。

  2. 小心地行動;慎行
    強調行動時保持警惕和審慎。如《莊子·山木》中描述人在荊棘叢中“危行側視”,體現謹慎行走的狀态。

  3. 正直的行為
    指符合道義的磊落之舉。出自《論語·憲問》:“邦有道,危言危行”,意為國家清明時,言行均應正直。

  4. 不安全的航行
    特指存在風險的航海或航行活動。

  5. 言語高于行為
    指言論誇張或超出實際作為的現象。


二、經典用例


三、與“危言危行”的區分

“危言危行”是獨立成語,意為“說正直的話,做正直的事”(褒義),與“危行”的單獨含義不同。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危行》的意思

《危行》是指處于危險之中的行動或行為,意味着冒險或冒險行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危行》的拆分部首是「卩」和「行」。其中,「卩」是獨立部首,表示印章;「行」是通用漢字部首,意為行走。

《危行》的總筆畫數為14劃。

來源

《危行》是由「危」和「行」兩個漢字組合而成。

「危」意為危險,表示不安全或易受威脅的狀态。

「行」意為行動或行為。

繁體

《危行》的繁體為「危行」,沒有太大的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危行」的寫法并沒有太大變化。

例句

1. 他在雪山上進行了一次危行,但終于成功了。

2. 這個冒險家的每次危行都成為了傳奇故事。

組詞

1. 危險:指存在着潛在的傷害、損失或風險。

2. 行動:指人的動作或活動,有目的地改變某種狀态。

3. 冒險:指主動冒險或故意冒險,通常指追求刺激或成就。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冒險、奮進、勇往直前。

反義詞

反義詞包括:安穩、穩健、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