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禍害的開端,導緻禍害。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内監·東廠印》:“然其時貂璫未熾,安得有如許雄峻之稱。此必 王振 用事時另鑄,以張角距,迨後 直 ( 汪直 )之西廠, 瑾 ( 劉瑾 )之内行廠。階厲于此矣。” 清 高其倬 《古北口》詩:“齷齪何足論,階厲病前哲。”
(2).指導緻禍害的人。 錢基博 《辛亥南北議和别紀》:“若連兵不解,作鷸蚌之持,而列強收漁人之利;吾恐四萬萬神明之胄,将為奴為隸,萬刦不復矣!異日追原禍始,誰為階厲?”參見“ 厲階 ”。
“階厲”是一個古漢語複合詞,其釋義可從構詞法和文獻用例兩個層面解析:
一、構詞解析 “階”本義為台階,引申為層級、途徑,《說文解字》載:“階,陛也。從阜,皆聲”;“厲”原指磨刀石,後衍生出嚴厲、砥砺等義,《爾雅·釋诂》注“厲”含“作也、高也、危也”三層引申義。二字組合構成遞進式複合詞,喻指通過層級遞進的嚴苛方式達成目标。
二、文獻訓诂 《漢書·王莽傳》有“階厲威武”句,顔師古注:“階,因也;厲,嚴整也”,此處指憑借嚴整的軍威達成功業。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特别指出該詞在先秦典籍中多用于描述“循序而進之嚴峻态勢”,如《禮記·儒行》篇“砥砺廉隅”的進階式修身觀。
三、現代承襲 《漢語大詞典》将其歸納為:“謂憑借或經由嚴厲、嚴格的方式逐步推進”,現代多用于史學及哲學領域,形容制度演進或道德修養的遞進式強化過程。該詞在《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中标注為“書面文言詞語”,提示其當代使用範圍主要集中于學術論述。
“階厲”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綜合多個來源的解釋如下:
禍害的開端
指導緻災禍或問題的初始原因。例如明代文獻中提到“階厲于此矣”,即強調某事件成為後續禍患的起點。
導緻禍害的人
用于指代引發災難或危機的具體人物。如錢基博在《辛亥南北議和别紀》中質問“誰為階厲”,即追究責任主體。
需注意與“厲階”區分: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看來源網頁(如、2、5)的詳細例句及用法分析。
傲兀拜手鞭子並馳桲羅藏用朝迹承影叱喝春耜邨煙宕往多聞阙疑放射性同位素風船風雞賦斂割配國謀合環畫墁環絙環居胡毋舊事重提考終命睽迸連鬓胡須柳眉剔豎樓庫辘轳刼鲈魚鲙犘牛縻爛珉石磨機腦力鬧鬧穰穰逆運算朋俦鬅鬙偏寶偏駕千米三白鳥沙盆甚且沈約詩題收賄屬行宿飽隨物應機彤弧銅圍尾君子卧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五鹽相國寺謝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