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丹誠的意思、丹誠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丹誠的解釋

赤誠的心。《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承答聖問,拾遺左右,乃臣丹誠之至願,不離於夢想者也。” 唐 元稹 《莺莺傳》:“則當骨化形銷,丹誠不泯。” 明 馮夢龍 《山歌·葵花》:“姐兒好像蜀葵能,胸中一片是丹誠。”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一:“ 徐東海 乾學 ,為司寇時,人贈以聯雲:‘萬方玉帛朝 東海 ,一點丹誠向北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丹誠(dān chéng)是漢語中一個典雅的古語詞,由“丹”與“誠”二字複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赤誠、忠貞不渝的心意。以下從權威詞典及文獻角度詳細解析:


一、字義溯源與構詞解析

  1. “丹”的本義

    “丹”本指朱砂(《說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因其色澤赤紅,引申為赤色、赤心,象征純粹無雜(如《詩經·秦風·終南》“顔如渥丹”)。

  2. “誠”的核心義

    “誠”意為真實無妄、真心實意(《說文解字》:“誠,信也”),強調内心的真摯(如《禮記·中庸》“誠者,天之道也”)。

  3. 複合詞義

    “丹誠”融合二者,字面指“如丹砂般赤紅的心意”,喻指毫無保留的忠誠與熱忱(《漢語大詞典》釋義:“赤誠的心”)。


二、古典文獻中的用例與釋義

  1. 忠貞不貳的象征

    常見于古代臣子表忠或文人抒懷,如:

    《漢書·王莽傳》:“臣莽敢不丹誠以對!”

    此處強調對君主的赤膽忠心(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漢書》)。

  2. 深摯情感的寄托

    唐代賈島《寄遠》詩:“丹誠空有夢,腸斷不禁春。”

    以“丹誠”喻相思至誠,至深而無奈(來源:《全唐詩》卷五七四)。


三、近現代用法與語義延伸

  1. 書面語中的莊重表達

    現代漢語保留其書面色彩,用于強調極度真摯的情感或信念,如:

    “他以丹誠報國,一生奉獻科研事業。”(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2. 與“赤誠”的異同

    “丹誠”更側重心意如丹之赤,純粹不雜;“赤誠”偏重情感熱烈外顯,二者在忠貞義上可互換,但“丹誠”古雅色彩更濃(參考:王力《古代漢語》)。


四、權威詞典釋義參考


五、文化意象與象征意義

“丹誠”凝結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心志純一”的推崇:


“丹誠”一詞承載着漢語獨有的意象美學與倫理精神,其從礦物色彩(丹)到心靈境界(誠)的轉化,深刻體現了古人“以物喻德”的思維智慧。在現代語境中,它仍是表達極緻真摯情感的高雅詞彙。

網絡擴展解釋

“丹誠”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赤誠的心,強調發自内心的真摯與忠誠。以下是詳細解釋:

1.詞義解析

2.曆史淵源

3.經典用例

4.應用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不同典籍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三國志》《元稹集》等文獻,或通過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查閱更多例句。

别人正在浏覽...

安陽李懊憹曲抱關鼈行采油成瘾性馳齡純行出證聰叡單疏道副盜獵登台鬥蟻斷香零玉斷崖餓死事小,失節事大法程附署果蠅和甯紅細胞圜抱季常之懼饑切客觀唯心主義林坡瀝述龍龛隆曦駡架棉被秘儀蓦駁南米秾秀皮膠前言不搭後語七事秋涼犬馬心人民群衆盛閥神呪市娃示現時協雙俸遂疑梭葉宿篆探元恫憂團聚王何危磴瑕玷閑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