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辭位的意思、辭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辭位的解釋

辭去職位。《史記·萬石張叔列傳》:“天子曰:‘倉廪既空,民貧流亡,而君欲請徙之,搖蕩不安,動危之,而辭位,君欲安歸難乎?’” 唐 韓愈 《送楊少尹序》:“昔 疏廣 、 受 二子,以年老一朝辭位而去。”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記事二》:“兩府果能益國,雖增祿十倍,不足辭;苟為不能,當辭位,不當辭祿。”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辭位的詳細釋義(漢語詞典角度)

“辭位”是一個漢語複合詞,由“辭”和“位”兩個語素構成,其核心含義指主動請求解除或離開所擔任的職位、官位。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字義分解與合成:

    • 辭 (cí): 本義指訴訟的供詞,引申為言辭、文辭。進一步引申為推辭、辭謝、告别、離開等義。在“辭位”中,“辭”取其“推辭、離開”的含義。
    • 位 (wèi): 本義指人站立的位置,引申為職位、官位、地位、爵位等。在“辭位”中,“位”取其“職位、官位”的含義。
    • 合成義: 将“辭”的“推辭、離開”與“位”的“職位、官位”結合起來,“辭位”即表示主動辭去、離開所擔任的官職或職位。
  2. 核心詞義:

    • 主動請求解除官職或職位。 這是“辭位”最核心、最常用的含義。它強調行為是出于個人意願,而非被罷免或強迫。例如:“大臣因年邁體衰,上表辭位歸鄉。” (來源:《漢語大詞典》)
    • 特指古代官員請求退休或離職。 在古代政治語境中,“辭位”常指官員因年老、疾病、守孝或其他原因向君主或上級請求解除職務,告老還鄉或退隱。例如:“宰相三度上疏辭位,帝方允準。”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
  3. 使用語境與特點:

    • 正式性: “辭位”通常用于較為正式或書面化的語境,尤其在描述古代或重要人物的離職行為時。
    • 主動性: 強調行為主體(辭位者)的主動意願。
    • 對象: 辭去的通常是具有一定地位、權力或責任的職位,如官職、爵位、重要職務等。
  4. 近義詞辨析:

    • 辭官: 與“辭位”意義非常接近,幾乎可以互換,都指辭去官職。細微差别在于“辭位”可能更側重于離開那個位置本身,而“辭官”更側重于解除官員身份。
    • 退位: 特指君主、帝王或最高統治者讓出統治地位。雖然也包含“離開職位”的意思,但層級和性質與普通官員的“辭位”不同。
    • 辭職: 現代常用詞,泛指辭去職務,適用範圍比“辭位”廣,可用于各種職位(不限于官職),口語和書面語都常用。
    • 卸任: 指任期已滿或任務完成而解除職務,不一定強調主動性。

“辭位”是一個具有書面語色彩的漢語詞彙,意指主動請求解除或離開所擔任的官職、職位或具有重要地位的職務,尤其常見于描述古代官員因特定原因(如年老、疾病)請求離職退休的情形。其核心在于強調行為的主動性和對象的(相對)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

“辭位”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基本含義

指主動辭去官職或職位,強調個人因特定原因放棄原有職務的行為。古代多用于官員離職,現代也可泛指離開工作崗位。

2.曆史背景與出處

3.使用場景

4.近義詞

辭官、卸任、退位、請辭。

5.例句參考

若需更多曆史案例或語境分析,可參考《史記》《韓愈文集》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髲髢部職誠恐沖昧重修蠢蟲漎然典雅吊拷絣把滌卡頂部鳄海鵝雁飛禽走獸封賦俸給風律奮庸拂綴格保格緻苟隨畫列嘉勞降香簡散景德鎮舉目千裡控臨聯繫人栗栗令鼓绫羅六和六牲麻搽偭規越矩明诏頻世貧主菩薩面鉛黃牽拙欽附青巒清彜認證肉裡刺肉跳心驚如花似朵衫子史法市值疏簿私仇筍條通屋威重污塗翔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