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敵虜的意思、敵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敵虜的解釋

亦作“ 敵鹵 ”。對敵人的蔑稱。 三國 魏 曹丕 《至廣陵于馬上作》詩:“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一本作“ 敵鹵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敵虜”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對敵人的蔑稱,帶有貶低或敵視的情感色彩。該詞為并列結構,“敵”指敵對者,“虜”本義為俘虜,組合後強調對敵方人員的蔑視。

二、字義分解

三、出處與示例

最早見于三國時期曹丕的《至廣陵于馬上作》詩:“不戰屈敵虜,戢兵稱賢良”(通過威懾使敵人屈服,停止戰争被稱為賢明之舉)。此處的“敵虜”既指敵方士兵,也暗含對其戰略能力的貶低。

四、使用說明

  1. 語境特征:多用于古代文獻或軍事語境,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
  2. 情感色彩:屬于書面化表達,帶有明顯的貶義和敵視意味;
  3. 近義詞:敵寇、仇雠(但“敵虜”更強調對方處于被壓制的狀态)。

注:需注意與“俘虜”區分——後者為中性詞,僅指被捕獲的敵方人員,不含貶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敵虜(dí lǔ)這個詞的意思是指敵對的國家或團體的俘虜、被俘虜的敵人。拆分部首和筆畫為“攵”和“又”,總共有9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體字為「敵虜」。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敵虜」的寫法和現代基本一緻,隻是在繁體字中使用了更多的筆畫。 以下是一些關于「敵虜」的例句: 1. 戰勝敵虜是保衛家園的重要任務。 2. 他們解放了大量的敵虜,迎來了和平的曙光。 一些相關的組詞包括:敵人、敵對、戰鬥、戰争等。 與「敵虜」近義的詞彙有:俘虜、囚徒、戰俘等。 而與「敵虜」意思相反的詞彙包括:友邦、盟友、同胞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