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學識淺陋,見聞不廣。 南朝 宋 謝莊 《上封禅儀注奏》:“臣等生接昌辰,肅懋明世。束教管聞,未足言道。”
“束教管聞”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為學識淺陋、見聞不廣,通常用于自謙或形容他人知識儲備不足。以下是詳細解釋:
文獻來源:
最早見于南朝宋·謝莊《上封禅儀注奏》:“臣等生接昌辰,肅懋明世,束教管聞,未足言道。”
(意為:臣等生于盛世,雖恭敬勤勉,但學識淺薄,不足以談論大道。)
用法: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背景,可參考南朝謝莊的文獻原文(如《全宋文》卷五十九)。
《束教管聞》是指對教育和管理的種種規章制度和法令條例進行監督和執行的意思。
《束教管聞》這個詞由「束」、「教」、「管」、「聞」四個漢字組成。
- 「束」字的部首是「木」,拼音是「shù」,總筆畫數為七。
- 「教」字的部首是「攴」,拼音是「jiāo」,總筆畫數為十。
- 「管」字的部首是「竹」,拼音是「guǎn」,總筆畫數為十。
- 「聞」字的部首是「門」,拼音是「wén」,總筆畫數為八。
《束教管聞》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論語》中的一句名言:“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這句話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知行合一的原則。後來,人們根據這句話演化出了“束教管聞”的概念,意味着教育和管理需要通過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法令來實施監督。
《束教管聞》的繁體寫法為《束敎管聞》。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束教管聞》這個詞在古代的寫法為《束教館聞》。
1. 他的教學方式完全符合《束教管聞》的要求。
2. 學校為了執行《束教管聞》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3. 每位教師都應該遵守《束教管聞》中的規定。
1. 教育管束
2. 教管制度
3. 管聞執行
1. 嚴格管理
2. 規章制度
3. 法律條例
1. 寬松管理
2. 自由發展
3. 無拘無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