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莽草。 宋 沉括 《夢溪補筆談·藥議》:“今莽草…… 襄 、 漢 間漁人,競採以搗飯飴魚,皆翻上,乃撈取之。南人謂之石桂。”
關于“石桂”的詞義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石桂是莽草的别稱,指一種有毒植物(學名:Illicium lanceolatum),主要分布于中國南方地區。
曆史文獻依據
宋代沈括在《夢溪補筆談·藥議》中記載:“今莽草……南人謂之石桂。”描述古代襄漢地區的漁人将其搗碎混入餌料中捕魚,利用其毒性使魚翻浮水面。
用途與特性
别名與混淆說明
現代“石桂”偶被誤認為桂花(木犀屬植物),但二者無關聯。莽草另有别名“水莽草”“紅茴香”,需注意區分。
語言與地域性
該名稱具有明顯地域特征,多見于古代南方方言,現代使用較少,多保留于文獻或特定方言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莽草的植物學分類或毒性機制,建議參考權威藥學資料。
《石桂》是指一種植物,又稱為丁香木。它是桂花科植物,常見于中國南方地區。這種植物具有芳香的花朵和可供制作香料的樹皮。
《石桂》這個詞的部首是石,總共包含8個筆畫。
這個詞的來源是因為石桂的花香味道類似于桂花,因此得名石桂。
《石桂》的繁體字為「石桂」。
在古時候,「石桂」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
1. 我家的院子裡有一棵石桂樹,每年開花的時候,整個院子都彌漫着濃郁的香氣。
2. 這款香水使用了石桂的精油,散發出持久的花香。
可以根據石桂的特點進行一些組詞,例如:石桂樹、石桂花、石桂精油。
石桂的近義詞是丁香木。
沒有明确的與石桂相對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