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敌虏的意思、敌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敌虏的解释

亦作“ 敌卤 ”。对敌人的蔑称。 三国 魏 曹丕 《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一本作“ 敌卤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敌虏”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对敌人的蔑称,带有贬低或敌视的情感色彩。该词为并列结构,“敌”指敌对者,“虏”本义为俘虏,组合后强调对敌方人员的蔑视。

二、字义分解

三、出处与示例

最早见于三国时期曹丕的《至广陵于马上作》诗:“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通过威慑使敌人屈服,停止战争被称为贤明之举)。此处的“敌虏”既指敌方士兵,也暗含对其战略能力的贬低。

四、使用说明

  1. 语境特征:多用于古代文献或军事语境,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
  2. 情感色彩:属于书面化表达,带有明显的贬义和敌视意味;
  3. 近义词:敌寇、仇雠(但“敌虏”更强调对方处于被压制的状态)。

注:需注意与“俘虏”区分——后者为中性词,仅指被捕获的敌方人员,不含贬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敌虏(dí lǔ)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敌对的国家或团体的俘虏、被俘虏的敌人。拆分部首和笔画为“攵”和“又”,总共有9个笔画。 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它的繁体字为「敵虜」。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敌虏」的写法和现代基本一致,只是在繁体字中使用了更多的笔画。 以下是一些关于「敌虏」的例句: 1. 战胜敌虏是保卫家园的重要任务。 2. 他们解放了大量的敌虏,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敌人、敌对、战斗、战争等。 与「敌虏」近义的词汇有:俘虏、囚徒、战俘等。 而与「敌虏」意思相反的词汇包括:友邦、盟友、同胞等。 希望以上信息对你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拌种饱腹饱煖生淫欲奔轶绝尘变文协韵变造鄙愚薄收不揪不採采绘唱演挫劫大祲大头大熊座登显讹赖二地主反叛丰绩風流雨散風起雲涌愤争顾国寒栗毫毛合匏灰身泯智湖心绛气假批子进京进贤兴功九嶷决不厥冷孔盖劣别砻琢美箭莫如乃老凝悃旁搜敲打窍凿亲要试办诗抄侍者鼠布书床说媳妇儿疏慵素甆獭繖屯札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