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蠟珀的意思、蠟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蠟珀的解釋

黃色的琥珀。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琥珀》:“琥珀出 西番 、 南番 ,乃楓木津液多年所化,色黃而明瑩者名蠟珀。”《說郛》卷八七引 明 曹昭 《格古要論·琥珀》:“紅而且黃者謂之明珀,有香者謂之香珀,黃色者謂之蠟珀,紅者謂之血珀。” 明 謝肇淛 《五雜俎·物部四》:“琥珀,血珀為上,金珀次之,蠟珀最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蠟珀”是琥珀的一種特殊類型,其定義和特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解釋:

  1. 基本定義
    蠟珀指不透明或半透明的琥珀,即常說的“蜜蠟”。它的主要特征是呈現蠟黃色,質地具有蠟狀光澤感,因内部含有大量氣泡而導緻透明度較差,相對密度較低。

  2. 物理特性
    蠟珀的顔色以黃色為主(如雞油黃),部分可能因氧化或年代久遠呈現更深色調。其透明度與内部氣泡含量相關,氣泡越多越不透明,質地也更輕。

  3. 曆史與分類記載
    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色黃而明瑩者名蠟珀”,并提到琥珀按顔色和特性分為血珀、金珀、蠟珀等,其中蠟珀在古代被視為品質較低的品類。古籍《格古要論》也提到“黃色者謂之蠟珀”,進一步印證其傳統分類。

  4. 用途與價值
    蠟珀常用于制作裝飾品,如手串、吊墜等,因其獨特的蠟質感和顔色而具有收藏價值。現代市場中,“金包蜜”(外層金珀包裹内部蜜蠟)等變種也屬于蠟珀的衍生品類。

  5. 與其他琥珀的區分

    • 翳珀:自然光下呈黑色,強光下仍不透明,為血珀氧化形成。
    • 金珀:透明且呈金色,與蠟珀的渾濁質地不同。
    • 花珀:内含紅色或花瓣狀包裹體,而蠟珀以顔色和質地為特征。

蠟珀是以顔色、透明度和質地定義的琥珀亞種,兼具曆史文化和工藝價值。如需更專業分類或鑒别建議,可參考地質學文獻或權威寶石鑒定機構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蠟珀的意思

蠟珀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指的是一種古代用于照明和取暖的器具,類似于蠟燭。蠟珀一詞在現代漢語中并不常見,多用于文學作品或古代文獻中。

拆分部首和筆畫

蠟(là)的部首是蟲,它有六筆。

珀(pò)的部首是王,它有六筆。

來源

蠟珀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物的描述。古代人們使用動物油脂、蠟狀物等制成的物質,在上面插上芯,點燃後可以産生光亮和熱量。這種器具就被稱為蠟珀。

繁體

蠟珀的繁體字為「蠟珀」,其中「蠟」表示蠟的意思。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蠟珀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有一種古代寫法為「蠟髕」,其中「蠟」表示蠟,「髕」為一個古代字形,形狀類似于「凵」,表示一個容器。

例句

1. 詩人用靈動的筆觸描繪了蠟珀上搖曳的光影。

2. 他忍受着嚴寒,隻依靠蠟珀的微弱光亮。

組詞

蠟燭、蠟燭台、蠟燭光、蠟燭照明、蠟燭燃燒

近義詞

蠟炬、蠟炮、蠟燈

反義詞

日光燈、電燈、火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