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柴達木盆地的意思、柴達木盆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柴達木盆地的解釋

[Caidam Basin] 青海省西北部的内陸盆地,面積約 22 萬平方公裡。西部有許多低山和大片流動沙丘。“柴達木”蒙古語即鹽澤之意。盆地中央有中國最大的鹽湖察爾汗鹽湖,還有煤礦、鉛鋅礦和石油

詳細解釋

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在青海省西北部。介于昆侖山和祁連山之間,為青藏高原内部的陷落盆地。海拔2600柴達木盆地3000米。氣候幹旱,屬内流區。多鹽湖,“柴達木”即蒙古語“鹽澤”之意。中國最大鹽湖察爾汗鹽湖即位于盆地中部。鹽(池鹽、鉀鹽)、石油和鉛鋅礦等資源豐富。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西北地區的重要地理單元,其含義和特征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一、地理位置與範圍

柴達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北側,主體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它被阿爾金山、祁連山和昆侖山脈環繞,呈三角形分布,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最寬約300千米,總面積約24萬至26.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

二、名稱由來

“柴達木”為蒙古語,意為“鹽澤”,因盆地内鹽湖廣布而得名。清代文獻《西域同文志》記載其名源于“地寬敞”的地貌特征。

三、自然地理特征

  1. 地貌:以荒漠為主,海拔2600-3100米,是中國地勢最高的盆地。地貌包括戈壁、流動沙丘和鹽湖沼澤,察爾汗鹽湖(中國最大鹽湖)位于盆地中部。
  2. 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均溫低于5℃,年降水量15-200毫米(自西北向東南遞增),晝夜溫差可達30℃以上。

四、資源與經濟價值

  1. 礦産資源:鹽、鉀、锂、石油、天然氣、鉛鋅礦等儲量豐富,察爾汗鹽湖的鹽資源可供全球使用千年,因此被稱為“聚寶盆”。
  2. 生态特征:植被以耐旱灌木和鹽生植物為主,野生動物包括野牦牛、野駱駝等。

五、地質與曆史演變

約3000萬年前,盆地氣候濕潤,覆蓋溫帶落葉林;隨着地殼運動,逐漸演變為幹旱環境,古海洋沉積形成了現今的鹽礦資源。

如需更詳細的地質數據或氣候記錄,可參考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的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很高興為您提供關于《柴達木盆地》的簡短回答! 這個詞的意思是指位于中國青海省中部的一個盆地,是中國大陸最大的内陸盆地之一。它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面積約為30萬平方公裡。 根據字形分析,《柴達木盆地》的拆分部首為木和盆,筆畫數為17畫。其中,木是漢字的基本字形之一,表示與木材、森林等有關的意義;盆是一個象形字,表示一個盛器。 《柴達木盆地》這個詞的來源于藏語,柴達木在藏語中的意思是“白色的石頭”。它是由藏族人們為了形容盆地内那片廣袤的鹽堿地而命名的。 古時候,漢字寫作"柴尕木盆地"。"尕" 是古代對"達木"的音譯,"達" 指的是盛放的容器,"木" 指的是樹木。 例如: 柴達木——白色的石頭 柴達木盆地——廣袤的鹽堿地 與《柴達木盆地》相關的組詞有:青海、鹽湖、氣候、地貌、盆地、長湖。 近義詞有:柴達木高原、柴達木鹽湖。 反義詞有:山地、平原。 希望這些信息能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告訴我。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