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柴达木盆地的意思、柴达木盆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柴达木盆地的解释

[Caidam Basin] 青海省西北部的内陆盆地,面积约 22 万平方公里。西部有许多低山和大片流动沙丘。“柴达木”蒙古语即盐泽之意。盆地中央有中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还有煤矿、铅锌矿和石油

详细解释

中国四大盆地之一。在青海省西北部。介于昆仑山和祁连山之间,为青藏高原内部的陷落盆地。海拔2600柴达木盆地3000米。气候干旱,属内流区。多盐湖,“柴达木”即蒙古语“盐泽”之意。中国最大盐湖察尔汗盐湖即位于盆地中部。盐(池盐、钾盐)、石油和铅锌矿等资源丰富。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柴达木盆地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柴达木”为蒙古语音译,意为“盐泽”(《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该词形象概括了盆地内盐湖密布的地理特征。作为专有地理名词,“柴达木盆地”特指位于中国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祁连山、阿尔金山环绕的封闭性内陆盆地,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二、地理特征解析

  1. 地貌与地质

    盆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属典型的高原荒漠盆地,平均海拔2600-3000米。地质构造以沉积岩为主,蕴藏丰富的雅丹地貌群(如南八仙雅丹),由风蚀作用形成垄岗状风蚀土墩群。其基底为前寒武纪结晶岩,表层覆盖巨厚新生代沉积物,形成大量盐类矿床。

  2. 气候与水文

    深居内陆导致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高达3000毫米以上。盆地中心分布察尔汗盐湖(中国最大盐湖)、茶卡盐湖等30余个盐湖,盐储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故有“盐的世界”之称。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意义

  1. 资源禀赋

    除盐矿外,盆地富含石油、天然气、钾、锂等矿产,其中钾肥产量保障全国农业需求,锂资源为新能源产业重要支撑。2020年探明石油储量超5亿吨,天然气3000亿立方米(《中国矿产资源报告》,自然资源部)。

  2. 生态与人文

    盆地内绿洲依靠冰川融水维系,形成独特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历史上为丝绸之路南线通道,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在此从事牧业,保留游牧文化与盐业生产传统。

权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地理单元,其含义和特征可综合以下要点解释:

一、地理位置与范围

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侧,主体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它被阿尔金山、祁连山和昆仑山脉环绕,呈三角形分布,东西长约800千米,南北最宽约300千米,总面积约24万至26.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

二、名称由来

“柴达木”为蒙古语,意为“盐泽”,因盆地内盐湖广布而得名。清代文献《西域同文志》记载其名源于“地宽敞”的地貌特征。

三、自然地理特征

  1. 地貌:以荒漠为主,海拔2600-3100米,是中国地势最高的盆地。地貌包括戈壁、流动沙丘和盐湖沼泽,察尔汗盐湖(中国最大盐湖)位于盆地中部。
  2. 气候: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均温低于5℃,年降水量15-200毫米(自西北向东南递增),昼夜温差可达30℃以上。

四、资源与经济价值

  1. 矿产资源:盐、钾、锂、石油、天然气、铅锌矿等储量丰富,察尔汗盐湖的盐资源可供全球使用千年,因此被称为“聚宝盆”。
  2. 生态特征:植被以耐旱灌木和盐生植物为主,野生动物包括野牦牛、野骆驼等。

五、地质与历史演变

约3000万年前,盆地气候湿润,覆盖温带落叶林;随着地壳运动,逐渐演变为干旱环境,古海洋沉积形成了现今的盐矿资源。

如需更详细的地质数据或气候记录,可参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谐儤使边郭编缉辩省彼此壁虱敝素波光猜摹测影茶锈忱辞宠柳娇花充闾麤屑代书荡掉单桓愤耻丰标宫妇勾消广武君馆院圭石顾怜过天架把急持解祀接要精耕细作既往尻坐来料加工老废物牢姐利孔民主生活啮檗吞针棋功侵衊启札祈子衢地趋影人宗如何审形十二辰神释梵时术舜禹思次四甲庑金芜蒌亭吴吟虾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