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廉石的意思、廉石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廉石的解釋

(1).相傳 漢 末 吳郡 陸績 為 郁林 太守,罷歸少行裝,舟輕難以渡海,因取巨石鎮之。至 吳 ,棄石于 婁門 之野。人稱其廉,號“郁林石”。石留民間,至 明 時猶存。 弘治 中巡按禦史 樊祉 使人移置察院之側,作亭覆之。命名為“廉石”。 清 康熙 間 陳鵬年 為 蘇州 太守,修葺郡學,将石移至郡學内,為 蘇州 古迹之一。參見“ 鬱林石 ”。參閱 唐 無名氏《大唐傳載》、 明 侯甸 《西樵野記·郁林太守石》、 清 朱象賢 《聞見偶錄·廉石》

(2).比喻清廉的家風。 清 錢謙益 《陳大绶父時霖加贈中憲大夫太仆寺少卿制》:“環堵蕭然,坐客之寒氈未改;門庭寂若,傳家之廉石猶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廉石”是一個具有深厚曆史文化内涵的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詳細闡釋:

一、詞源典故 源于三國時期東吳大臣陸績的事迹。據、、記載,陸績任郁林太守期間清廉為官,卸任返鄉時因家當太少導緻船輕難行,隻得搬取巨石壓艙。後人将這塊石頭稱為“廉石”,又名“郁林石”,現存于蘇州文廟,成為中國古代廉政文化的象征。

二、象征意義

  1. 廉潔品德的具象化:以“石”的堅硬穩定比喻清廉操守的堅定不移(、)。
  2. 家風傳承的象征:如清代錢謙益在《陳大绶父時霖加贈中憲大夫太仆寺少卿制》中以“廉石猶新”喻清廉家風的延續()。
  3. 警示教化作用:明代巡按禦史樊祉将其移置察院旁并建亭保護,旨在警示官吏()。

三、現代啟示 當前廉政教育中,“廉石”被賦予新内涵:既象征“壓艙石”般的定力(),也提示黨員幹部需以廉潔為“人生航船”的穩定根基。其故事被多地紀委監委作為警示教育素材(、)。

可通過蘇州文廟實地參觀該文物,或查閱《吳郡志》等古籍了解更多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廉石的意思

廉石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包含了“廉”和“石”兩個字。這個詞的意思是指道德高尚、清白無私、正直不阿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廉”的部首是“廣”,拆分後的筆畫是7畫,讀音為“lián”。而“石”的部首是“石”,拆分後的筆畫是5畫,讀音為“shí”。

詞源和繁體

“廉石”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用法。在古時候,人們使用象形文字來表達含義,而後演變成了簡化的漢字。至于該詞在繁體中的寫法,保持了原始的形态,仍然使用“便”和“石”兩個字。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的寫法和現在有所不同。以“廉”為例,古時候的寫法是像個人站在上面的形狀。而“石”的古代寫法則是先畫出基本的石形,再在上方加上一點表示石頭的硬度。

例句

1. 廉石之士,常受人們的敬仰。

2. 他是個廉石人,一直堅守自己的原則。

組詞

廉潔、廉正、石刻、石頭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正直、誠實、公正

反義詞:貪婪、不誠實、偏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