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署的意思、柏署的詳細解釋
柏署的解釋
禦史官署的别稱。 唐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禦璵弟》詩:“ 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唐 錢起 《送河南陸少府》詩:“朝夕詔書還柏署,行看飛隼集高枝。”參見“ 柏臺 ”。
詞語分解
- 柏的解釋 柏 ǎ 常綠喬木,葉鱗片狀,結球果,有“扁柏”、“側柏”、“圓柏”、“羅漢柏”等多種。木質堅硬,紋理緻密。可供建築及制造器物之用: 露(柏樹上的露水,據說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 姓。 柏 ó 〔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柏署”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禦史官署的别稱,主要用于唐代文獻中。其名稱來源于禦史台的象征物“柏樹”,因禦史台常植柏樹,故稱“柏署”或“柏台”。
二、結構與象征
- 柏:象征高大、堅固、長壽,暗喻禦史官署的莊重與權威。
- 署:指官署或官職,表明機構屬性。
兩者結合,特指負責監察的禦史機構。
三、文獻用例
唐代詩詞中多次出現該詞,例如:
- 王昌齡《宿灞上寄侍禦璵弟》:“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 錢起《送河南陸少府》:“朝夕詔書還柏署,行看飛隼集高枝。”
四、相關延伸
“柏署”與“柏台”同義,均代指禦史台。唐代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地位顯赫,故常以柏樹象征其剛正不阿的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詩詞出處,可參考唐代史料或文學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柏署(bǎi shǔ)是一個漢字詞,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木(mù),表示與樹木相關;第二個部首是署(shǔ),表示文書、官員。所以,柏署的意思是古代官員在豫章府秘密寫文書的地方。
關于柏署的筆畫,它一共有12個筆畫。具體的寫法是先寫左邊的木字旁,然後向右下方寫下“大”字形,接着寫右邊的署字旁。總體來說,柏署的寫法比較簡單,容易書寫。
柏署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中國,官員們負責在官府中處理文書及相關事宜。為了保密,一些重要的文書會在秘密的地方編寫,這個地方就被稱為柏署。
在繁體字中,柏署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隻是字形結構稍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差異。根據史書記載,柏署這個詞在古代寫為“栢署”。字形中的木字旁與現在相同,但署字旁的形狀略有不同。
以下是柏署的例句:
1. 官員們在柏署中忙碌地處理文書。
2. 這份機密文件是在柏署中編寫的。
3. 柏署是古代官府中的秘密辦公室。
與柏署相關的組詞有:柏栢、署文、栢木等。
與柏署近義的詞有:密室、秘密處、秘書室。
與柏署反義的詞有:公開處、公文處、公務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