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柏署的意思、柏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柏署的解釋

禦史官署的别稱。 唐 王昌齡 《宿灞上寄侍禦璵弟》詩:“ 茅山 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唐 錢起 《送河南陸少府》詩:“朝夕詔書還柏署,行看飛隼集高枝。”參見“ 柏臺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柏署是漢語古典文獻中出現的專有名詞,特指古代禦史台的别稱。其名稱來源于漢代禦史府内種植柏樹的傳統,後世以“柏署”代指監察機構,蘊含清廉、肅穆的象征意義。

  1. 詞義解析

    根據《漢語大詞典》,“柏署”指禦史官署,因漢代禦史台多植柏樹而得名。該詞在南北朝至唐宋文獻中常見,例如《後漢書·馬融傳》記載“柏署肅清”,形容禦史台職責莊重。

  2. 曆史沿革

    漢代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官署内種植柏樹以示剛正不阿,唐代沿用此制,并逐漸将“柏署”固化為禦史機構代稱。《中國古代官制》提到,唐代詩人李峤《和杜麟台元志春情》中“柏署行三輔”即指禦史巡查地方。

  3. 文化象征

    “柏”因其四季常青的特性,象征司法監察的公正與恒久。《植物與古代官制文化》指出,柏樹與獬豸(古代司法神獸)共同構成古代監察體系的意象符號,強化了“柏署”的權威内涵。

  4. 文學用例

    宋代以後,“柏署”一詞逐漸轉為典故化表達。如文天祥《贈莆陽卓大著順甯精舍》詩雲“柏署宋朝遠”,借古喻今,凸顯對清廉政治的期許。

網絡擴展解釋

“柏署”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禦史官署的别稱,主要用于唐代文獻中。其名稱來源于禦史台的象征物“柏樹”,因禦史台常植柏樹,故稱“柏署”或“柏台”。

二、結構與象征

三、文獻用例

唐代詩詞中多次出現該詞,例如:

  1. 王昌齡《宿灞上寄侍禦璵弟》:“茅山就一徵,柏署起三載。”
  2. 錢起《送河南陸少府》:“朝夕詔書還柏署,行看飛隼集高枝。”

四、相關延伸

“柏署”與“柏台”同義,均代指禦史台。唐代禦史台負責監察百官,地位顯赫,故常以柏樹象征其剛正不阿的特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背景或具體詩詞出處,可參考唐代史料或文學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暗泣半月泉抱冰悲絲閉伏屏棄賓語菠菜钗朵長臂猿差爽佁儗馳騰調救定策國老低銀方止凡胎肉眼附命蓋然性歌曲供狀構塼桂子蘭孫鼓書祻水孤鴈害渴好合尖拱減核鏡伏鲸鵬進脅佶屈聱牙決然巨奸均差戡複臉腮連想理庶淪缺率勒夢官目翳扭角羚忸怩作态蜷屈三五門山旮旯子上梁不正下梁歪攝試示愛四合房歎辭頹光溫辭香荃布洗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