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號躃的意思、號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號躃的解釋

見“ 號擗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號躃"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為罕見。其詳細含義可從字義和古籍用例兩方面解釋:

  1. 詞義解析

    • 號 (háo): 本義指大聲喊叫、呼喊,引申為大聲哭喊、痛哭。
    • 躃 (bì): 通“躄”。本義指腿瘸、跛腳。引申為仆倒、跌倒。在表達強烈情感(尤其是悲痛)的語境中,“躃”常指因極度悲傷而捶胸頓足、跌倒在地的動作。
    • 號躃: 因此,“號躃”是一個聯合式複合詞,生動描繪了因極度悲痛而放聲痛哭、捶胸頓足甚至跌倒在地 的情狀。它強調的是一種極其哀傷、難以自持的哭喪行為。
  2. 古籍用例與來源 該詞主要見于古代史書或文獻中,用于描述人物遭遇重大變故(如親人去世、國破家亡)時的極度悲恸反應。

    • 《後漢書·窦皇後紀》: “及太後崩,乃號躃訴天,稱冤自斃。” 此句描述了窦皇後在太後去世後悲痛欲絕,呼天搶地,捶胸頓足以緻仆倒的情景。
    • 《晉書·孝友傳·王裒》: “及洛京傾覆,寇盜蜂起,親族悉欲移渡江東,裒戀墳壟不去。賊大盛,方行,猶思慕不能進,遂為賊所害。鄉人號躃奔赴者千餘人。” 這裡描述了鄉鄰聽聞王裒被害後,成群結隊地捶胸頓足、痛哭奔喪的場面。
  3. 用法與語境 “號躃”通常用于非常正式的書面語或曆史叙述中,描繪的是最高程度的悲傷表達,遠超一般的哭泣(“泣”、“哭”)或哀號(“號哭”)。它包含強烈的肢體動作和情感宣洩。

  4. 現代情況 在現代漢語中,“號躃”一詞已基本不再使用,屬于典型的文言詞彙。表達類似極度悲痛的情感,現代漢語常用“嚎啕大哭”、“捶胸頓足”、“悲痛欲絕”、“呼天搶地”等詞語或短語替代。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號躃”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分析理解:

1.基本釋義

“號躃”指因極度悲傷而痛哭并捶胸頓足的行為,常用于形容人在喪親或重大悲痛中的表現。該詞是“號擗”的異體寫法,兩者意義相同。

2.引證與用例

3.結構與關聯詞

4.使用場景

該詞多出現在古代文獻或文言語境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需結合具體文本理解其情感色彩。

若需進一步探究古籍中的具體用例或相關詞語演變,可參考《梁書》《陳書》等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擺香堂報條扁桃體炎播傳簿聽乘快嗔魚重映吹蠱春思出入起居答臘登延點筆點茶洞洩端候放罷方賄番降高腳牌個人傷害共議汩湮花調诙妄賤疎借言機利搢紳先生饋飨蠟白來宜诔諡料估李膺杯綿綢俛偻迷迷糊糊銆刀逆詐葩蘤碰頭平晝悄悒朅來青棠憩偃群體熱烘烘人位軟紅塵順境完小微妙為時威纡文石陛下采現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