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書的意思、稿書的詳細解釋
稿書的解釋
舊時掌管文書、錄事等工作的人員。《清史稿·兵志六》:“總兵以下各官,設稿書、書識,自七人至一人不等。”
詞語分解
- 稿的解釋 稿 ǎ 谷類植物的莖稈:稿稈。稿薦(稻草編的墊子)。 文字、圖畫的草底,又喻事先考慮的計劃:文稿。稿本。稿件。講稿。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 書的解釋 書 (書) ū 成本的著作:書籍。書刊。書稿。書香。書卷氣(指在說話、作文、寫字、畫畫等方面表現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書生氣(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 信:書信。書劄。書簡。書函。 文件:證書。說明
專業解析
稿書釋義
稿書(又稱“草稿書”或“藁書”)是中國古代書體演變過程中的重要形态,具有雙重含義:
- 文字學角度:指漢代隸書向草書過渡的書寫形态,特點是筆畫簡省、連帶增多,但尚未形成規範草書體系,常見于文書草稿。
- 書法藝術角度:後世将率意自然、不拘章法的書風稱為“稿書”,強調書寫時的即興性與流暢感,如顔真卿《祭侄文稿》即被奉為典範。
核心特征
- 實用性起源:因快速書寫需求産生,簡化隸書結構,保留波磔筆意,為章草雛形(《中國書法史·秦漢卷》)。
- 藝術化發展:唐代後成為書法審美範疇,體現“無意于佳乃佳”的創作狀态(蘇轼《論書》)。
權威參考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稿”字條目釋為“草率書寫的文字”。
- 裘錫圭《文字學概要》:分析隸變過程中草稿書對草書形成的影響。
- 啟功《古代字體論稿》:探讨稿書在書體分類中的定位。
- 《中國書法大辭典》(香港商務印書館):詳述稿書在書法史上的演變脈絡。
(注:因學術著作無直接線上鍊接,來源信息供讀者按文獻名檢索查閱。)
網絡擴展解釋
“稿書”一詞主要有兩種含義,需結合不同文獻和語境理解:
一、官職名稱(主流含義)
指清代軍事機構中負責文書管理的職位,常見于《清史稿》記載。例如:
- 總兵以下各級武官配備“稿書”和“書識”,人數根據官職級别在1至7人之間變動。其職能類似于現代的文秘或檔案管理人員。
二、書法術語(生僻含義)
唐代文獻《五十六種書》中提到“稿書”為行草書體的一種,因筆迹如散亂禾稈而得名,代表書法家有晉代衛瓘、索靖。此說法多見于古代書法理論,現代使用較少。
補充說明
需注意兩種含義的適用範圍:
- 官職含義具有明确曆史文獻依據,屬于主流用法;
- 書法含義屬于特定藝術領域的專業術語,現代語境下已鮮少使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清史稿·兵志》及唐代韋續《五十六種書》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樸八字沒見一撇奔濑不辜镵鍼朝譴車掌崇化詞鈍意虛措思當抵刁聲浪氣地關頓漸二見放敖反騰恭命光陸秃黑澤明橫恩濫賞懷慚偟暇還席洄波胡子傳、柳隆卿見端轎番解醒跨蹈樂邦離鸾六服癃廢淪賤蠻觸茅嶺罵辱鳴官母敕暖燙燙諾蘇傾屬窮賤虬蟠賽船邵父申延衰斬私用談說陶兀恬酒渟澄為地杇刀瞎來來閑逸曉光矖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