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邵父的意思、邵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邵父的解釋

(1).對 秦 人 邵平 的尊稱。 唐 李邕 《春賦》:“散歸閒之 邵父 ,隱養正之 姜牙 。趣下裡之潦倒,諠樂土之繁華。苟炙背而垂釣,但開田而種瓜。”參見“ 邵平瓜 ”。

(2).對 邵信臣 的尊稱。 漢 荀悅 《漢紀·成帝紀一》:“ 信臣 字 翁卿 , 九江 人也。始為 南陽 太守,乃為民興利,開通溝渠水門,灌溉三萬餘頃,禁止嫁娶送終奢靡,其化大行,吏民親愛之曰‘邵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邵父”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結合具體背景區分:

一、成語含義(現代常用義)

  1. 基本含義
    指兒子過度孝順父親,以至于忽略自身責任和義務,含一定貶義色彩。
  2. 詳細解析
    由“邵子”與“父”組成,強調對長輩的過分遷就,可能導緻個人權益受損或事業發展受阻。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批評家庭或職場中無原則順從長輩/上級的行為,例如:“他為了滿足父親意願放棄理想,簡直是邵父。”

二、曆史人物尊稱(古義)

  1. 對邵平的尊稱
    秦代邵平以種瓜聞名,唐代李邕《春賦》中稱其為“邵父”,代指隱逸之士。
  2. 對邵信臣的尊稱
    漢代南陽太守邵信臣(《漢書》作召信臣)因興修水利、推行節儉政策受百姓愛戴,被尊為“邵父”,常用于贊頌惠民官員。

注意:現代語境中多采用成語含義,而曆史尊稱用法多見于古籍或特定文史讨論。需根據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邵父》

《邵父》是一個古代漢字詞語,可以指代“我父親”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邵父》由“邵”和“父”兩個字組成。

“邵”的部首是“⻏”(阜),總筆畫數為5。

“父”的部首是“父”(父), 總筆畫數為4。

來源

《邵父》這個詞最早出現在古代經典文獻中,如《禮記·鄉射》、《史記·順生書·孟子傳》等

繁體

《邵父》的繁體寫法為“邵父”。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和現代有所不同。《邵父》的古時候寫法為: “邵父”。

例句

1. 《禮記·鄉射》:“邵父為我舉”,意思是“我父親為我舉杯祝酒”。

2. 《史記·順生書·孟子傳》:“孟子聞之, 絕食者弗食,絕樂者弗樂,肆志者弗為也,贍於瑕乎?而彼惡居離婁之城者?”,“邵父不仁之父者,起自邵父争冢”的意思是“邵父是個不仁的父親,從邵父争奪墳墓的例子可以看出來”。

組詞

邵父争冢、邵氏、父親、邵氏譜

近義詞

父親、爹、阿爸

反義詞

女兒、兒子、孩子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