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白樸的意思、白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白樸的解釋

白樸(1226-1306以後) : 元代雜劇作家。字仁甫、太素,號蘭谷先生,b02b州(今山西河曲)人。金末戰亂,與家人失散,由元好問收養。1280年徙居建康(今江蘇南京)。是元曲四大家之一。劇作今知有十六種,現存《牆頭馬上》、《梧桐雨》兩種。有詞集《天籁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白樸(1226-約1306),元代著名戲曲作家,字仁甫、太素,號蘭谷,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其名"白"為姓氏,"樸"取自《道德經》"見素抱樸"之典,蘊含返璞歸真之意。作為"元曲四大家"之一,其作品被《元曲選》收錄為戲曲典範,與關漢卿、馬緻遠、鄭光祖齊名。

文學創作方面,白樸現存雜劇《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裴少俊牆頭馬上》均被《全元戲曲》列為元雜劇代表作。前者以唐玄宗與楊貴妃愛情為主線,開創"梧桐雨"文學意象;後者塑造李千金形象,展現突破封建禮教的愛情觀。詞作收錄于《天籁集》,朱彜尊《詞綜》評其"清隽婉逸,調適韻諧"。

學術評價中,《中國文學史》指出其作品"兼具曆史厚重與人性溫度",《戲曲考源》認為《梧桐雨》第四折"以物寫情,開創戲曲心理描寫新境"。其生平載于《錄鬼簿》,鐘嗣成記載他"幼經喪亂,郁郁寡歡"的經曆,這與其作品中蒼涼意境形成互文。

網絡擴展解釋

“白樸”是元代著名雜劇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綜合解讀:

一、人物身份

白樸(1226年-約1306年),原名恒,字仁甫,後改名樸,字太素,號蘭谷。與關漢卿、馬緻遠、鄭光祖并稱“元曲四大家”,代表元代雜劇創作的最高成就。

二、姓名解析

  1. 讀音:bái pǔ(“樸”取樸素之義,對應其字“太素”中的素樸關聯)
  2. 更名背景:原名“恒”可能因戰亂避禍或表達志向而改“樸”,體現道家返璞歸真的思想傾向

三、生平軌迹

四、文學地位

其名“白樸”已成為元代文學史的标志性符號,既代表個人藝術成就,也象征元曲創作“本色派”風格(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作品《梧桐雨》對後世《長生殿》等戲曲産生深遠影響。

注:部分網絡資料存在将“白樸”曲解為占卜者外號的說法(如),經查證為低權威性信息,建議以正史記載為準。

别人正在浏覽...

逩波豳谷餐錢超期服役成效卓著瞋怒雨傳心瑽瑽燈詞垤堄炖肉癈痼封印幹父根根葉葉渙靡耠子解役積金至鬥禁棄金梭捐駒康愈空口說白話狂想曲虧損烈燧琳珉留年辘轳格慢淫馬前劍逆節培養費牽延青雕窮崖絕谷诎指人魚膏戎備入寐弱緆喪門星三犁三紙無驢撒帳聖蛻釋藏筮氏說長論短私微素紗她們天公地道梯巘隤陁蚊子五鬥先生相聞諧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