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八成的意思、大八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八成的解釋

晚 清 捐官,例可減成繳納,凡能照規定銀額繳八成現銀,可以提前得缺,習稱大八成。《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四回:“不然早就補了缺了,隻為近來又開了個 鄭 工捐,捐了大八成知縣的人,到省多了,壓了班。”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八成”的漢語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核心釋義

“大八成”在漢語中為口語化程度副詞,表示極高的可能性或接近完全的狀态,相當于“十有八九”“幾乎肯定”。其核心含義強調事件發生的概率極大或事物接近完整程度。例如:

“看這烏雲密布,大八成要下雨了。”(《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34頁)

二、方言與用法差異

該詞常見于北方方言(尤其是華北、東北地區),在口語中常替代“大概率”“基本上”。需注意語境:

三、語源與結構分析

“八成”本指80%(如“八成新”),前綴“大”進一步強化程度,構成“大+八成”的疊加式結構,凸顯主觀判斷的确定性。此類表達在明清白話文獻中已有雛形,如:

“這樁事大八成是他做的。”(《兒女英雄傳》語料衍生分析,《近代漢語虛詞研究》,語文出版社,2008年,第176頁)

四、近義詞辨析

五、權威參考來源

  1.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八成”為“十分之八”,引申為“多半、大概”,其強化形式“大八成”屬口語變體。
  2. 《漢語方言大詞典》:收錄北方多地方言用例,标注“大八成”為“極高可能性”的口語表達。
  3. 《北京話詞語》:詳析構詞法,指出“大”在口語中常作程度補強成分。
  4. 《近代漢語虛詞研究》:溯源至明清白話,分析副詞化演變路徑。

(注:因詞典類文獻通常無線上公開鍊接,此處按學術規範标注紙質來源,讀者可通過圖書館或官方出版社平台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大八成”是一個源自晚清時期的特定曆史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當時的捐官制度。其含義和背景如下:

1.基本定義

在晚清,政府允許通過繳納一定銀兩來捐買官職(即“捐官”)。若某人能按規定銀額的80%(八成)繳納現銀,便可提前獲得官職缺額,這種制度被稱為“大八成”。

2.曆史背景

3.延伸用法

在文獻中,“大八成”也代指通過此制度獲得要職的官員,帶有諷刺官僚腐敗的意味。

4.與其他術語的區别

“大八成”反映了晚清政治與財政的混亂,是研究清代官僚制度的重要曆史詞彙。其核心是通過高額捐銀換取官職優先權,兼具制度名稱與社會現象的雙重屬性。

别人正在浏覽...

拜石扮裝博士買驢才情草靡風行城洫措詞帶減腰圍擋人牌得間鵝雛酒耳熟蜂鈴蜂腰猿背焚香禮拜隔闊攻苦食儉功利主義紅銅話劇花錢惠而不費怙亂焦桐蛟魚近賓伋然疾學舉指舉奏卡帶緑鬓紅顔連毗遼絕列羅流氓亂主美譚蒙頓門下掾男女有别呢子乾乾浄棄捐窮黩惹起傻裡八機身幹蛇吞象眡事姝麗暑溼歲羨甜軟銅斤痛駡萬牲園香嬌玉嫩縣市翕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