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焚香禮拜的意思、焚香禮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焚香禮拜的解釋

燒香脆拜。表示尊敬服從。《三國演義》第六十回:“﹝前軍﹞所到之處,秋毫無犯。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亦作“ 焚香膜拜 ”。 明 歸有光 《唐孺人墓志銘》:“ 兆 多疾,每疾作,孺人輒不食飲,焚香膜拜,以祈福祐。”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焚香禮拜”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一、基本釋義
指點燃香火并行跪拜禮,表達對尊崇對象(如神明、先賢或德高望重者)的尊敬與服從。該行為融合了焚香(宗教或禮儀動作)與叩拜(肢體敬禮),常見于祭祀、祈福等莊重場合。

二、出處與典故
最早明确記載于明代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六十回,描述劉備軍隊紀律嚴明,百姓“扶老攜幼,滿路瞻觀,焚香禮拜”。另有元代《玩江亭》中“焚香頂禮”的類似表述,可視為早期雛形。

三、用法與結構

四、延伸含義
除字面意義外,也可引申為對某人或理念極度尊崇的态度,例如:“他對恩師敬若神明,每逢忌日必焚香禮拜。”

參考資料:綜合《漢典》《三國演義》及多部詞典釋義,權威性較高的解釋可參見、3、6、7。

網絡擴展解釋二

什麼是《焚香禮拜》

《焚香禮拜》是指在宗教或傳統儀式中,燃燒香火供奉神靈或祖先的一種儀式。這種儀式通常在廟宇、家庭或寺廟中進行。焚香禮拜是人們表達敬意、祈禱或祈福的一種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焚香禮拜》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火”、“示”和“礻”。其中,“火”表示與火相關,“示”表示儀式,“礻”表示祭祀。該詞的總筆畫數為13畫。

來源和繁體字

《焚香禮拜》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宗教和傳統文化。在中國,人們常常通過焚香來祭祀神明或祖先,以示敬意和祈禱。在繁體字中,這個詞通常寫作「焚香禮拜」。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焚香禮拜》的寫法可能有些許差異。不過,總體來說,這個詞的寫法在曆史長河中并沒有發生較大的改變。

例句

1. 在爺爺的忌日,我們全家人都會聚在一起,焚香禮拜,緬懷他的生平和教誨。

2. 為了祈求平安和健康,她每天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品讀經文,然後焚香禮拜。

3. 在廟宇裡,許多人都來焚香禮拜,希望神靈保佑他們的家庭和事業。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焚燒、香火、敬香。

近義詞:敬獻、供奉、祭拜。

反義詞:不祭拜、不敬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