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攻苦食淡。 明 王世貞 《觚不觚錄》:“餘舉進士,不能攻苦食儉。”
“攻苦食儉”是漢語中一個具有訓誡意義的成語,其核心含義指通過刻苦鑽研、勤奮努力來磨煉意志,同時在生活中保持節儉樸素的作風。這一成語由兩部分構成:
一、語義解析 “攻苦”指以攻克艱難之事為志向,強調對學問或事業的專注投入,如《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商務印書館,2012)中注解“攻”為“專力從事”,“苦”喻指艱苦的實踐過程;“食儉”則出自《論語·述而》中“飯疏食飲水”的典故,形容物質生活的簡樸克制,《中華成語大詞典》(中華書局,2010)特别指出該詞常用于贊揚學者或志士在清貧中堅守理想的精神境界。
二、文化内涵 此成語融合了儒家“克己複禮”與道家“儉以養德”的思想,如《中國古代思想史》(人民出版社,2008)所述,其本質是通過肉體與精神的雙重修煉達成人格完善,這一理念在宋代文人筆記《鶴林玉露》中亦有“寒窗攻苦,箪食瓢飲”的具體例證。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攻苦食儉”多用于教育領域,倡導青少年培養堅韌品格。教育部《中華經典誦讀工程指導綱要》(2019)将其列為弘揚傳統美德的典範用語,強調其在德育中的現實意義。
“攻苦食儉”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該成語意為“刻苦自勵,過着簡樸的生活”,形容人在追求目标時甘願忍受艱苦、勤儉度日。其中:
出自明代王世貞的《觚不觚錄》:“餘舉進士,不能攻苦食儉。” 作者以此自謙,表達未能堅持刻苦儉樸的态度。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漢典、成語詞典等權威來源。
八卦陣寶絡飽暖才氣無雙參罰慚慨長漢鋋矛稱達盛器成日家赤蘎船丁出牌道誼大兇滴羞撲速豆粉放走高劭肐察果不其然豪縱鶴書撿場踐翟精益求精救生堤棵稈快步流星跨下浪沫兩相情願料石淩冽馬夾袋明燈火仗抹腹霂霖平曉曝衣樓乾絲求名仍疊容閱如志森秀蜃蛤生閑身先朝露實任水底撈針所至灘塗同寅退涼汪锜衛國五伯新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