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拜受俸祿。 南朝 梁 庾肩吾 《謝湘東王赉米啟》:“不待候沙,同新渝之再熟;無勞拜石,均遼倉之重滿。”
(2). 宋 米芾 擅書畫,知 無為軍 時,州治有巨石甚奇。 芾 見之大喜,曰:“此足以當吾拜。”遂具衣冠拜之,呼之為兄。世稱“ 米颠 拜石”。事見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十。參閱 宋 費衮 《梁溪漫志·米元章拜石》、《宋史·文苑傳六·米芾》。
“拜石”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其用法和背景需結合曆史典故和文獻理解:
典故來源:米芾拜石
北宋書畫家米芾(字元章)癡迷奇石,曾任職無為軍(今安徽無為)時,見州衙内有巨石奇特,遂穿官服對其行拜禮,稱“此足以當吾拜”,并呼石為兄。這一故事被記載于《石林燕語》《梁溪漫志》等宋代文獻,後世稱“米颠拜石”。此典故成為文人雅士表達對自然之美的極緻推崇,或形容藝術家的癫狂性情。
古代引申義:拜受俸祿
南朝梁代文獻(如庾肩吾《謝湘東王赉米啟》)中,“拜石”指接受俸祿或賞賜,帶有恭敬領受的含義。此用法多見于早期文獻,現代較少使用。
米芾拜石的故事在中國書畫、戲曲中常被引用,成為文人精神的象征。其行為也被視為“石文化”的典型代表,與賞石、藏石的傳統密切相關。
如需更完整的文獻記載,可參考《宋史·文苑傳》或宋代筆記《梁溪漫志》。
《拜石》是一個漢語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對石頭表示敬意或向石頭祈禱。
段落二:拆分部首和筆畫《拜石》這個詞的第一個字是“拜”,部首是手部,它的總筆畫數是8。 第二個字是“石”,部首是石部,它的總筆畫數是5。
段落三:來源、繁體和古時候漢字寫法《拜石》一詞起源于古代中國民間信仰和文化。在繁體字中,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字一樣。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代一樣,隻是部分字形可能略有差異。
段落四:例句以下是幾個使用《拜石》的例句:
一些與《拜石》相關的組詞有:
一個近義詞是“崇拜”,表示對某種事物或信仰表示深深的敬意或崇敬。
一個反義詞是“蔑視”,表示對某種事物或信仰表示輕視或不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