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遼絕的意思、遼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遼絕的解釋

(1).遙遠。 南朝 梁 柳恽 《贈吳均》詩之二:“關候曰遼絶,如何附行旅。” 宋 蔡襄 《荔枝譜》:“﹝荔枝﹞其于果品卓然第一,然性畏高寒,不堪移植,而又道裡遼絶,曾不得班于盧橘江橙之右。” 元 劉敏中 《丞相順德忠獻王碑》:“王謂 山嶠 小夷,去中國遼絶。”

(2).相去甚遠,懸殊。《南史·謝晦傳》:“ 安仁 、 士衡 才為一時之冠,方之 公閭 ,本自遼絶。”《新唐書·劉洎傳》:“帝王之與臣庶,聖哲之與庸愚,等級遼絶,勢不倫拟。”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豈酒有美惡,價不同歟?抑何其遼絶邪!”

(3).遠隔。《朱子語類》卷一三四:“古時君臣都易得相親,天下有天下之君臣,一國有一國之君臣,自 秦 漢 以來,便都遼絶。” 明 高明 《琵琶記·官媒議婚》:“夢繞親闈,愁深旅邸,那堪音信遼絶。” 明 馮夢龍 《新灌園·計匿王嗣》:“ 法章 自到 莒州 ,朝中音問遼絶。”

(4).久遠。 晉 王嘉 《拾遺記·殷湯》:“至 師延 精述陰陽,曉明象緯,莫測其為人。世載遼絶,而或出或隱。”

(5).高遠貌。 唐 柳宗元 《吊萇弘文》:“ 比幹 之以仁義兮,緬遼絶以不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遼絕”是一個文言詞彙,在現代漢語中已較少獨立使用,其核心含義可結合字義與古籍用例進行闡釋:

一、本義:形容空間或時間上的極度遙遠與隔絕

二、引申義:形容程度上的極端或關系上的疏離

三、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多見于仿古語境或固定搭配(如“遼絕人寰”),日常表達中更常用“遙遠”“隔絕”“迥異”等替代。其權威釋義可參考:


參考文獻來源說明

  1. 地理典籍: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清刻本影印本),中華書局,2005年。
  2. 詩歌總集:彭定求《全唐詩》(點校本),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3. 語言資源: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公開檢索平台)。
  4. 辭書依據:《漢語大詞典》(第二版),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網絡擴展解釋

“遼絕”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liáo jué,根據多個權威來源的釋義,其含義可從以下五個方面綜合解析:

  1. 遙遠
    指空間或時間上的遙遠。例如南朝梁·柳恽《贈吳均》中“關候曰遼絕”,宋·蔡襄《荔枝譜》提到荔枝因“道裡遼絕”難以移植中原,均強調距離之遠。

  2. 相去懸殊
    表示差距極大或性質迥異。如《南史·謝晦傳》用“本自遼絕”形容才能差異,《新唐書·劉洎傳》以“等級遼絕”說明地位懸殊。

  3. 遠隔
    多用于描述人際或地域的隔絕狀态。《朱子語類》提到秦漢後君臣關系“遼絕”,明代《琵琶記》《新灌園》等作品則用其表現音信不通的困境。

  4. 久遠
    側重時間跨度長,如漢典釋義中“久遠”的抽象概念。

  5. 高遠貌
    形容高遠遼闊的景象或心境,如潘嶽《登虎牢山賦》中“江山遼落”的意境。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可描述地理阻隔、情感疏離、階級差異等,如“異鄉遼絕”“君臣遼絕”等表達。需注意其古語色彩較濃,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白符百歲羹被窩兒俵馬鼻高擯斥邠土彩蒨財神藏傳佛教長處常姓鸱彜吹花嚼蕊春吏的識抵禁東不識二内飯囊酒甕撫弦告竣鈎闌過了廟不下雨過譽洪朝皇幹檢取箋素矯殺旌钺坎兒井看視躨躨粒米狼戾靈壇柳寵花迷披慢平陵東全局在胸忍從柔惡三十六善富賞附上瑞少久失風撕開四楞四衙門素彩炭精棒貪酷王妃憲方香浥鄉壯消渴小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