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留聲機的意思、留聲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留聲機的解釋

[gramophone;phonograph] 通過唱針在旋轉的圓盤或圓筒上的螺紋中移動來放聲的裝置

詳細解釋

亦稱“ 留音機 ”。亦稱“ 留聲器 ”。1.能把錄在唱片上的聲音重放出來的機器,今稱電唱機。 郭沫若 《蘇聯紀行·八月一日》:“夫人把書案上的留音機開開了。讓我們聽了 奧氏 對 烏克蘭 共青第十八屆大會的廣播演說。” 老舍 《駱駝祥子》十三:“不知道由哪裡借來的破留聲機,每個聲音都像踩了貓尾巴那麼叫得鑽心。”

(2).泛指儲留聲音的工具或手段。 裘廷梁 《論白話為維新之本》:“于是因音生話,因話生文字。文字者,天下人公用之留聲器也。”

(3).比喻人雲亦雲,自己毫無主見的人或作品。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若向老百姓們問 孔夫子 是什麼人,他們自然回答是聖人。然而這不過是權勢者的留聲機。” 瞿秋白 《文藝論輯·文藝的自由和文學家的不自由》:“藝術雖然不是至上,然而也決不是至下的東西--将藝術堕落到一種政治的留聲機、那是藝術的叛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留聲機是一種通過機械振動記錄和重放聲音的裝置。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7版),其定義為"利用唱片記錄和重放聲音的機器,由旋轉機構、唱頭和擴音器等組成"。該設備的核心原理是聲波振動通過唱針在旋轉唱片紋路中的運動轉化為電信號,再經放大後還原為聲波。

從技術發展史來看,留聲機最早由托馬斯·愛迪生于1877年發明,最初采用錫箔圓筒作為錄音介質(《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9年版)。20世紀初,埃米爾·柏林納改進為扁平圓盤式唱片,這種标準化設計使得唱片得以大規模生産,推動了音樂文化的普及。

在聲學結構方面,典型留聲機包含三大系統:動力系統(發條或電動機驅動的轉盤)、拾音系統(寶石唱針與振動膜片)以及擴聲系統(喇叭形共鳴箱)。這種機械聲學設計在電子放大技術出現前,保持了近半個世紀的主導地位。

根據中國科技博物館的文獻記載,1920-1940年代上海生産的"百代"牌留聲機,轉速78轉/分鐘的蟲膠唱片可存儲約3分鐘音頻。這種技術規格直接影響了早期音樂創作的時長限制,形成了特定的藝術表達形式。

網絡擴展解釋

留聲機是一種通過機械或電子方式重現錄制聲音的設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留聲機(英文:gramophone/phonograph)由托馬斯·愛迪生于1877年發明,最初用于播放唱片錄音。其核心功能是将刻錄在唱片凹槽中的聲音信號通過唱針讀取并轉換為可聽聲波。

2.結構與原理

3.曆史發展

4.種類與樣式

按造型分為盒式、台式、立式、櫃式等,功能差異不大,主要用于家庭娛樂或專業音樂播放。

5.文化意義

留聲機不僅是技術進步的标志,更承載了從工業革命到現代社會的藝術與文化變遷。

别人正在浏覽...

暗行抱器保宥編掜柄靶播殖仇首大柄大米等子定封堤障墳封分荊分析天平膚詞绀青高步革世關署姑婆河伯橫披颒沐火抓講理信講下見說楬豆解人難得金餌驚沫寄治伎作鞠養刻日狼踞料絲镫漏露曼音猕猴梨鳴鹑捏搭暖耳潛洽青稞麥情深潭水碛沙稍工少卿深秘水梭花溲溺縮鬯體貌王圻窩伴五經掃地賢妻良母溪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