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柄的意思、大柄的詳細解釋
大柄的解釋
《禮記·禮運》:“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義。” 鄭玄 注:“柄,所操以治事。”謂禮為人君持以治國之本。後以“大柄”喻握以治事的大權。《元典章·刑部二·繫獄》:“刑罰,國之大柄,有功者賞,有罪者罰,理當然也。”《明史·李森傳》:“名爵日輕,廪祿日費,是玩天下之公器,棄國家之大柄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金司寇》:“既持大柄,倚胥吏為耳目,任意周内罪名。”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柄的解釋 柄 ǐ 植物的花、葉或果實跟枝莖連着的部分:葉柄。花柄。 器物上的把兒:刀柄。勺柄。 量詞,用于有柄物:一柄傘。 喻在言行上被人抓住的材料:把(?)柄。話柄。 執掌:柄政(執掌政權)。柄國。 權:國柄
網絡擴展解釋
“大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大柄”指君主用以治國的核心權力或根本制度,尤指“禮”作為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該詞源自《禮記·禮運》,原文記載:“是故禮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義。”。鄭玄注解“柄”為“所操以治事”,即通過禮制來确立統治秩序。
二、詞源與曆史演變
- 本義:最初特指“禮”作為君主治國的核心工具,強調其規範社會等級、維護倫理的作用。
- 引申義:後世逐漸擴展為泛指國家的重要權力或根本制度。例如:
- 《元典章·刑部二》稱“刑罰,國之大柄”;
- 《明史·李森傳》提到“名爵”為國家大柄。
三、其他含義
需注意日語中的“大柄”(おおがら)與中文含義不同,其表示:
- 體格魁梧(如“大柄な男”);
- 衣物花紋較大(如“大柄のワンピース”)。
四、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獻或曆史讨論中,例如:
- 分析儒家治國思想時,常引用《禮記》原文;
- 探讨權力結構時,可比喻核心統治手段。
中文“大柄”強調權力與制度的核心地位,而日語則為描述體格或圖案的詞彙,需注意語境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柄(dà bǐng)是一個詞彙,下面是關于它的一些信息:
-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部首:大字邊)+ 柄(部首:木字底),總共6個筆畫。
- 來源:大柄一詞源于漢語,用于形容物體較大或比較大的尺寸。
- 繁體寫法:大柄(繁體字)。
- 古時候漢字寫法: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大柄在古代通常以這兩個字的組合來表示。
- 例句:這把傘的柄很大,很容易握住。
其他信息包括:
- 組詞:大柄可以與其他詞彙組合成不同的短語或詞組,例如:大柄刀、長柄工具等。
- 近義詞:大柄的近義詞可以是大號的、寬闊的等。
- 反義詞:大柄的反義詞可以是小柄的、窄小的等。
希望以上回答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