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抱器的意思、抱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抱器的解釋

《易·繫辭下》:“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後以“抱器”喻懷才待時,不苟求名利。 唐 唐彥謙 《樓上偶題》詩:“可能前嶺空喬木,應有懷才抱器人。” 宋 蘇舜欽 《投匦疏》:“此非唯藴才抱器者幸甚,實亦天下之幸甚也。” 清 玉瑟齋主人 《血海花·嚼血》:“正是抱器待時,懷才未試。” 黃人 《<清文彙>序》:“當定鼎之時,山澤遺耇,抱器陳疇,綦多賓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抱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bào qì,其含義源于《周易·系辭下》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以下是詳細解釋:

  1. 本義與出處
    原指君子将才能隱藏于自身,等待時機施展。《周易》中的“藏器”強調内斂與審時度勢,後演變為“抱器”,比喻懷才待時,不急于顯露或追逐名利。

  2. 引申義與用法
    常用于形容有才能者保持謙遜,靜候機遇。例如:

    • 唐代唐彥謙詩句:“應有懷才抱器人”,表達對賢才的期待;
    • 宋代蘇舜欽稱“蘊才抱器者幸甚”,強調才能與品格的結合。
  3. 現代語境
    現代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表述中,體現對低調務實态度的褒揚,如“抱器待時,厚積薄發”。

該詞融合了儒家處世智慧,既強調個人才能的積累,也注重時機的把握,傳遞出一種沉穩的價值觀。

網絡擴展解釋二

《抱器》是一個漢語詞語,它的意思是“抱持利器”。拆分部首為“手(扌)”和“器”,筆畫數為11畫。這個詞源自古代漢字,屬于傳統的漢字寫法。 古時候,“抱器”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稍有不同。它的寫法是“抱擔”,部首為“手(扌)”和“擔”,擔是指用來承載物品的器具。這個寫法語義相同,隻是書寫形式有所變化。 以下是一個例句來展示如何使用“抱器”這個詞語: 他從事武術多年,身上始終抱着一把利器。 除了“抱器”之外,你還可以使用一些類似意思的詞語來替換,如“握持武器”、“持有利劍”等。這些詞語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隻是表達方式不同。 反義詞則可以是“放下器械”、“放下武器”,表示不再持有或使用武器。 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