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狼踞的意思、狼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狼踞的解釋

如狼之蹲踞。古代道家養生導引術的一種動作。《雲笈七籤》卷三二:“咽氣尋,閉而不息,自極。極乃徐徐出氣,滿三止,便起。狼踞鴟顧,左右自搖曳不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狼踞”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背景理解:

  1. 成語含義(比喻義)
    指兇惡勢力或強勢個體盤踞某地,構成威脅。

    • 構成:“狼”象征兇猛,“踞”意為占據,組合後強調侵略性占據行為。
    • 用法:多用于描述人或組織以壓迫性姿态長期占據資源、地位或領域,如“狼踞一方”。
  2. 道家養生術語(具體動作)
    指古代道家導引術中的一種仿生動作,模仿狼蹲踞的姿态。

    • 典籍依據:《雲笈七籤》記載,此動作需配合閉氣、搖晃等步驟,用于強身健體。
    • 動作特點:如狼蹲坐,結合“鴟顧”(像貓頭鷹轉頭)等動作,形成連貫養生練習。

注意:成語用法常見于文學或社會評論,而道家術語多見于古籍或特定養生文獻,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網絡擴展解釋二

《狼踞》的意思

《狼踞》是一個成語,意為狼虎占據地盤,形勢嚴峻或者強勢地占據某一地方。

拆分部首和筆畫

《狼踞》的部首是犬(犭)和足(⺾)。根據字形結構,犬位于上方,足位于下方。

《狼踞》一共包含10個筆畫。

來源

《狼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文人謝靈運的《文選·惜往昔賦》,用于形容北方民族狼虎占據中原的形勢。後來成為戰國時期齊國名将孫武《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民和于狼踞”,形容愚民在強權面前不自覺地低頭迎合。

繁體

《狼踞》的繁體字為「狼踞」。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以将《狼踞》寫成「狼蹶」「狼袓」等不同的形式,但意思都相同。

例句

1. 這座城市被犯罪團夥狼踞已久,形勢相當嚴峻。

2. 當年,敵軍狼踞大江南北,我軍力量相對較弱。

組詞

狼群、踞立、狼狽為奸

近義詞

占據、占領

反義詞

敗退、撤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