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闊步,大步。 晉 左思 《詠史》之五:“被褐出 閶闔 ,高步追 許由 。” 明 雷士俊 《寄王築夫》詩:“琴書敦宿好,高步蹈 顔 曾 。”
(2).猶高蹈。指隱居。 唐 劉長卿 《颍川留别司倉李萬》詩:“想君疇昔高步時,肯料如今折腰事。” 宋 曾鞏 《送鄭州邵資政》詩:“隽遊追幕府,高步集 蓬萊 。”
(3).超群出衆。 唐 顔真卿 皇甫曾 等《七言重聯句》:“頃持憲簡推高步,獨占詩流橫素波。” 金 王若虛 《<新唐書>辨下》:“ 戣 ( 孔戣 )高步公卿間,以方嚴見憚。” 明 胡應麟 《詩薮·國朝上》:“ 成化 以還,詩道旁落, 唐 人風緻,幾於盡隳。獨 李文正 才具宏通,格律嚴整,高步一時,興起 李 何 ,厥功甚偉。”
“高步”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結合不同曆史文獻的用例可具體理解:
闊步、大步
指步伐豪邁或從容的姿态。例如晉代左思《詠史》之五中“被褐出閶闔,高步追許由”,明代雷士俊《寄王築夫》詩“高步蹈顔曾”,均用此意。
隱居、高蹈
引申為遠離世俗的隱逸生活。唐代劉長卿《颍川留别司倉李萬》提到“疇昔高步時”暗指歸隱,宋代曾鞏《送鄭州邵資政》中“高步集蓬萊”也呼應此意。
超群出衆
形容才華或成就卓越。如唐代顔真卿等人聯句贊“高步”者獨占詩流,明代胡應麟評價李東陽“高步一時”,均強調其傑出地位。
總結
該詞既可描述具體動作(大步行走),也可表達抽象狀态(隱逸、卓越),需結合語境判斷。其用例多出自詩文,常見于對人物風骨或境界的贊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