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墳上的封土;墳墓。《後漢書·獨行傳·範冉》:“墳封高下,令足自隱。”
“墳封”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字面含義
指墳墓上的封土或墳墓本身,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後漢書·獨行傳·範冉》記載:“墳封高下,令足自隱。”
構詞解析
曆史背景
古代喪葬習俗中,墳墓封閉後不再開啟,象征對逝者的尊重與祭祀的完成。
現代語境
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學術讨論,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如實體墳墓或封閉行為)。
《墳封》是指在葬地上加蓋墓碑或砌建墳墓的行為,也可以指墳墓已經被封閉,不再被使用或打理。
《墳封》由部首 “土”和“封”組成,部首“土”表示與土地有關,而“封”則為表示關閉或加蓋。
拆分筆畫為:“均”(3畫)+ “土”(3畫)+ “封”(9畫)。
《墳封》這一詞彙來自于漢語,是中國古代社會中與土地宗族制度相關的詞彙。它的繁體字為“墳封”。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墳封的表示方法略有不同。漢字“墳”在古代寫作“墳”,而“封”則保持不變。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與現代漢字有所不同,但意義相同。
1. 為了紀念先祖,我們在山上墳封了爺爺的遺體。
2. 這座古墓已經墳封了幾百年,保存完好。
3. 根據村規民約,墳墓必須在十年内進行墳封。
1. 墳墓:指用于埋葬屍體的土堆或深室。
2. 墓碑:指豎立在墳墓上方,用來紀念死者的石碑或木碑。
3. 墓地:指專門用于安葬屍體的土地或場所。
1. 封土:指在墳墓上加蓋土層的行為,與墳封意義相近。
2. 關閉:指使某物無法進出或使用。
3. 封閉:指使某物完全封死或封住。
1. 開放:指某物不受限制,可以隨意使用或進出。
2. 解封:指解除對某物的封閉狀态,使其重新可用。
3. 開啟:指使某物從關閉狀态轉為開放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