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條形橫幅字畫。 宋 米芾 《畫史·唐畫附五代國朝》:“ 荊浩 畫, 畢仲愚 将叔 處有一軸, 段緘 家有橫披。” 元 許衡 《學題武郎中<桃溪歸隱圖>》詩:“桃溪風景寫橫披,渾似 秦 人避亂時。” 明 陶宗儀 《辍耕錄·叙畫》:“橫披始於 米 氏父子,非古制也。”《花月痕》第十六回:“東邊闆壁上,挂着一幅泥金小橫披,草書七言絶句兩首:玉漏催宵酒半醒,月鈎初上照春屏。”
“橫披”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字畫形式
指橫向懸挂的長條形字畫,與傳統的直幅畫作不同。這種形式起源于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逐漸成為書畫裝裱的常見形制。例如元代許衡的詩句“桃溪風景寫橫披”,便描述了此類畫作。
春聯中的橫幅
在傳統春聯中,“橫披”特指橫貼于門楣或廳堂的短幅文字,内容多為四字吉祥語(如“福星高照”),與“門心”“框對”等共同組成完整春聯。
其他說明:
橫披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橫着披挂。橫披一詞通常用來描述物體或布置位置的方式,表示橫向地鋪陳或張貼。
橫披的部首是彳(左邊的部分),共有7個筆畫。
橫披是由“橫”和“披”兩個字合并而成。它的繁體字為橫披。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橫披的寫法沒有太大的變化,它的基本結構和現代相似。
1. 喜慶的紅燈籠橫披在街道兩旁,照亮了整個夜晚。
2. 小組的海報橫披在教室的黑闆上,醒目地展示了他們的成果。
3. 軍隊以英勇的姿态橫披在戰場上,彰顯着無堅不摧的力量。
1. 橫貫:橫跨、貫穿
2. 橫行:橫沖直撞、胡作非為
3. 橫掃:縱橫掃射、獨占鳌頭
1. 橫挂:橫放、橫批
2. 橫列:橫排、橫陣
3. 橫鋪:橫擺、橫陳
豎披:豎直地披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