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署的意思、關署的詳細解釋
關署的解釋
籤署批覆。《宋書·王敬弘傳》:“ 元嘉 三年,為尚書僕射,關署文案,初不省讀。”
詞語分解
- 關的解釋 關 (關) ā 閉,合攏:關門。關閉。關張。關停并轉(僴 )。 拘禁:關押。關禁。 古代在險要地方或國界設立的守衛處所:關口。關隘。關卡(?)。關塞(刬 )。關津。嘉峪關。 征收進出口貨稅的機構:海關
- 署的解釋 署 ǔ 辦理公務的機關:專署。公署。官署。 布置:部署。 簽名,題字:籤署。署名。署字。 暫代:署理。兼署。 筆畫數:; 部首:罒;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關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籤署批覆,主要用于描述官方文件的處理流程。以下從多個維度進行解釋:
一、基礎釋義
- 讀音:guān shǔ(注音:ㄍㄨㄢ ㄕㄨˇ)
- 含義:指對公文、案卷等官方文書的籤署和批覆行為,通常涉及審批與确認流程。
二、引證與用例
- 曆史文獻:
《宋書·王敬弘傳》記載:“元嘉三年,為尚書僕射,關署文案,初不省讀。”
此句描述了王敬弘擔任官職時處理公文的場景,體現“關署”的公務屬性。
- 文學引用:明代釋今無的詩句“梅關署冷苔痕厚”,雖為文學化表達,但仍呼應“署”與官方場域的關聯。
三、字義分解
- 關(關):
- 本義為閉合,引申為涉及、關聯(如“關于”“相關”),此處指處理、涉及官方事務。
- 署:
四、語境與延伸
- 古代行政場景:多用于描述官員處理文書時的正式流程,如批閱、蓋章等。
- 現代適用性:該詞現已罕用,主要出現在古籍研究或曆史文獻分析中。
“關署”是古代行政術語,強調對公文的籤署與批複,兼具動作(籤署)和結果(批覆)的雙重含義。如需更深入考證,可結合《宋書》等原始文獻進一步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關署的意思
關署是指官署的一種,是古代中國官方機構的一種名稱。它通常指代地方行政機構或者司法機構。
拆分部首和筆畫
關署的部首是關字的“門”字旁,它包含了5個筆畫。
來源
關署一詞最早出現在《說文解字》中,内涵意為“有關”的官署機構。
繁體
關署的繁體字為「關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關署的寫法可以有多種變體,常見的有「關署」、「關署」、「關衙」等寫法。
例句
1. 地方行政機構可以被稱為關署。
2. 司法機構在古代常常設立關署來行使審判權力。
組詞
關署可以組成一些相關的詞語,例如關府、關衙等。
近義詞
與關署意思相近的詞語有官署、官府、衙門等。
反義詞
與關署意思相反的詞語可以是民間組織、私人機構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