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踠趾的意思、踠趾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踠趾的解釋

屈足;蜷腳。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驥騄踠趾而不馳,則追風之迅不形。”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踠趾的漢語詞典釋義

一、字源與基本含義

踠(wǎn):

趾(zhǐ):

合成詞“踠趾”:

二、古籍文獻中的用法

  1. 醫學典籍:
    • 《黃帝内經·靈樞》提及“踠趾”為足部筋脈拘攣之症,屬痹症範疇,需通絡活血。來源:《黃帝内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年)。
  2. 畜牧文獻:
    • 《齊民要術·養馬》載:“馬踠趾痛,削蹄驗其絡。”指馬蹄屈曲疼痛需修蹄驗傷。來源:《齊民要術校釋》(農業出版社,1982年)。

三、現代釋義與用例

四、權威詞典定義

五、相關文化引申


參考文獻原文來源:

  1. 《漢語大字典》,湖北辭書出版社,1995.
  2. 《說文解字注》,許慎著,段玉裁注,中華書局,1981.
  3. 《黃帝内經》,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4. 《齊民要術校釋》,賈思勰著,缪啟愉校釋,農業出版社,1982.
  5. 《中獸醫學大辭典》,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6. 《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
  7. 《辭海》,上海辭書出版社,第七版.
  8. 《中國古代書信用語辭典》,商務印書館,2009.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踠趾”一詞的解釋,綜合搜索結果信息如下:

  1. 讀音與字義
    根據,“踠”讀作wǎn,“趾”即腳趾,組合詞“踠趾”在古漢語中指“屈足”或“蜷腳”的動作。該詞最早見于晉代葛洪的文獻例句:“驥騄踠趾而不馳,則追風之迅不形”,意為若良馬蜷縮足部不奔跑,則無法展現其迅疾之态。

  2. 與易混淆詞的區分

    • “踇趾”:讀作mǔ zhǐ,指腳的大拇指(即拇趾),與“踠趾”無直接關聯。
    • “跰趾”:讀作pián zhǐ,醫學上指小腳趾甲分瓣的生理現象,屬于常染色體顯性性狀。
  3. 應用與注意事項
    “踠趾”屬于古漢語用法,現代語境中極少出現,需注意避免與“拇趾”“跰趾”等詞混淆。其核心含義聚焦于“蜷縮腳趾”的肢體動作,無病理或遺傳學意義。

如需進一步探讨相關足部術語的醫學定義,可參考(跰趾)和(踇趾)的詳細解釋。

别人正在浏覽...

保國寺飽閲本世紀秉哲跸止布揮丞參低下發蹤指使馮岑豐鬒幹暴幹物告導割壤弓月骨立過化猴查貨籴火電廠降祉見微知萌寄兒解錫寄觀今日有酒今日醉急觞酒仙軍禁空頭情狂且拉丁化朗暢闌胡盠頂蒙眇幂級數盤多怕死貪生溥暢鋪馬秋輸三兵三大發明散親上年聖門石幾適間釋躧術藝素聽唐三藏踏跷天陛聞見小劫曉領脅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