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代登車時用的墊腳石,其形似幾。《儀禮·士昏禮》“婦乘以幾” 唐 賈公彥 疏:“此幾謂将上車時而登。若王後則履石,大夫、諸侯亦應有物履之,但無文;以言今人猶用臺,是石幾之類也。”
(2).石制的幾桌。 元 黃庚 《棋聲》詩:“爛柯人去收殘局,寂寂空亭石幾寒。”
“石幾”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古代登車用的墊腳石
指古代用于登車時踩踏的石頭,形狀類似矮桌(“幾”)。這一用法在《儀禮·士昏禮》的唐代注釋中有記載,賈公彥提到“若王後則履石……是石幾之類也”。例如:“淨幾明窗,一軸畫,一囊琴,一隻鶴……”(出自的造句)。
石制的幾桌
指用石頭制成的矮桌或案台,常用于擺放物品或裝飾。例如:“小園幽徑,幾叢花,幾群鳥,幾區亭,幾拳石……”。
字詞分解
使用場景
多用于古文或文學描述,如曆史文獻、詩詞等。
如需進一步了解,中的例句或古籍原文。
石幾(shí jī)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石”和“幾”兩個字組成。
“石”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它的拼音是“shí”,表示石頭或者岩石。在《康熙字典》中,它的字形為“石”字頭上有三個小點。
“幾”也是一個常用的漢字部首,拼音為“jī”,表示小桌子、幾乎或幾分等。它的字形與“幾”字形十分相似,隻是在右側增加了一個“一”字形。
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的分析,可以得知“石幾”的總筆畫數為8畫(石為5畫,幾為3畫)。
“石幾”一詞源于古代文獻,最早可在《康熙字典》中找到。它用來形容石頭上的小桌子,一種古代家具。
在繁體字中,石幾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
在古代漢字的發展過程中,字形可能會有一定的變化。關于“石幾”,根據《康熙字典》等古籍的記載,石幾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似,沒有明顯的變化。
1. 他家的花園裡擺着一張石幾和幾把椅子。
2. 這座廟宇前有一尊大佛坐在石幾上。
3. 動手術的醫生腰間放了一塊小石幾,放着一些必需的工具。
組詞:石頭、石闆、石桌
近義詞:石凳、石台
反義詞:木幾、凳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