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聞見的意思、聞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聞見的解釋

(1).聽到和看見。《戰國策·秦策二》:“羣臣聞見者畢賀, 陳軫 後見,獨不賀。”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黃法師醮》:“自寝至覺僅數刻,而所經歷聞見,連日言之不能盡。” 魯迅 《書信集·緻姚克》:“這一定是原已在别處見過,或聽過的,既經先已聞見,就可知此等字别處已有,何必《文選》?”

(2).所聞所見;知識。《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統,猶然而材劇志大,聞見雜博。” 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小生寡昧,願先生賜言以廣聞見,然豐所敢望。” 明 李贽 《賈誼》:“立論則不免攙雜别項經史聞見,反成穢物矣。”

(3).嗅到。 冰心 《晚晴集·空巢》:“你又偷偷抽煙了!媽媽和姥姥在廚房裡都聞見煙味了。” 楊朔 《海市》:“涼風一起,蟋蟀叫了,你就該聞見野菊花那股極濃極濃的藥香。”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聞見”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分析:

一、現代漢語中的常見用法

  1. 字面組合義
    “聞”在現代漢語中主要表示嗅覺(如“聞到氣味”),而“見”表示視覺(如“看見事物”)。組合使用時,字面上可理解為「通過嗅覺和視覺同時感知」,例如:“走進花園,聞見花香,又見蝴蝶飛舞”。

  2. 實際語言習慣中的側重
    在口語和書面語中,“聞見”更常單指嗅覺感知,相當于“聞到”。例如:“我聞見廚房飄來焦糊味”()。這種用法在北方方言中尤為普遍。

二、方言與古漢語中的特殊含義

  1. 方言中的聽覺義
    部分方言(如山西、陝西等地)中,“聞見”可表示“聽見”,例如:“你聞見隔壁在說啥沒?”()。這種現象源于古漢語中“聞”兼有聽覺義的遺留。

  2. 文言文中的雙感知表達
    古代文獻中,“聞見”可并列表示「聽聞和目睹」,如《論語》中“多聞見而識之”強調廣泛獲取信息()。

三、使用建議

注:以上分析基于語言學常識及漢語演變規律。如需更具體例證,建議查閱《現代漢語詞典》或方言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聞見的意思

聞見是一個動詞詞組,表示通過嗅覺或聽覺感知信息或事物的存在或發生。

拆分部首和筆畫

聞(門字旁,十二畫)、見(見字旁,七畫)。

來源

聞見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具有悠久的曆史。

繁體

聞見。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說文解字》中将“聞”字的練寫作“聞”,表示通過聽覺感知信息;将“見”字的練寫作“見”,表示通過視覺感知信息。

例句

1. 我聞見了花園裡的花香。 2. 在公園裡我聞見了咖啡的香味。

組詞

聽聞、觸聞、聞訊、聽聞風聲等。

近義詞

聽到、嗅到、看到等。

反義詞

不聞不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