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立的意思、骨立的詳細解釋
骨立的解釋
[thin] 形容人形貌極為消瘦
憔悴骨立
子貢茫然自失,歸家淫思,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列子·仲尼》
詳細解釋
(1).形容人消瘦到極點。 漢 劉向 《說苑·修文》:“﹝ 子路 ﹞遂自悔,不食七日而骨立焉。” 晉 葛洪 《抱樸子·祛惑》:“黑瘦而骨立。”《舊唐書·孝友傳·張志寬》:“ 張志寬 , 蒲州 安邑 人。 隋 末喪父,哀毀骨立,為州裡所稱。”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有婦人患小腹中痛,氣衝上不得卧,百藥不效,已骨立矣。”
(2).比喻山石嶙峋。 明 顧苓 《石公山》詩:“骨立風雲外,孤撐濤浪中。” 清 張岱 《陶庵夢憶·山艇子》:“ 龍山 自 巘花閣 而西皆骨立。” 魯迅 《三閑集·怎麼寫》:“望後窗外骨立的亂山中許多白點,是叢冢。”
(3).比喻字體的筆姿瘦硬挺拔。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苦縣》《光和》尚骨立,書貴瘦硬方通神。”
詞語分解
- 骨的解釋 骨 ǔ 人和脊惟動物身體裡面支持身體保護内髒的堅硬組織:骨頭。骨胳(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幹(刵 )。 像骨的東
- 立的解釋 立 ì 站,引申為豎起來:立正。立櫃。立足(a.站得往腳;b.處于某種立場)。立場。屹立。頂天立地。 做出,定出:建立。設立。樹立。立意。************。 存在,生存:自立。獨立。勢不兩立。 馬上,即刻:立
網絡擴展解釋
“骨立”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釋:
一、基礎釋義
形容人極度消瘦,僅剩骨架支撐身體的狀态。例如:
- 《列子·仲尼》中子貢因悲痛“七日不寝不食,以至骨立”;
- 《晉書·阮籍傳》中記載“毀脊骨立,殆緻滅性”,均指因過度哀傷或疾病導緻身體枯瘦如柴。
二、比喻義拓展
- 山石嶙峋
如明代顧苓《石公山》詩雲“骨立風雲外,孤撐濤浪中”,形容山石陡峭孤聳的形态。
- 字體瘦硬挺拔
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提到“書貴瘦硬方通神”,以“骨立”比喻書法筆鋒剛勁有力。
三、用法與語境
- 文學場景:多用于描述因情感打擊(如哀毀)、疾病或貧困導緻的消瘦。
- 現代使用:口語中較少見,常見于書面或成語引用,如“哀毀骨立”“形銷骨立”等。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形銷骨立、瘦骨嶙峋、枯瘦如柴
- 反義詞:大腹便便、腦滿腸肥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文獻和現代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列子》等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賬號額度使用完畢,請更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