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保國寺的意思、保國寺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保國寺的解釋

在 浙江 甯波市 洪塘 北面的 靈山 山岙。建築依山而起,隱現于層巒疊嶂之間。寺内大雄寶殿建于 北宋 大中祥符 六年,雖經曆代重修,未失 宋 時原貌,為江南罕見的木構建築遺物。 保國寺 四周澗流環繞,滿山松竹參差掩映,風景秀麗,是江南名勝之一。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保國寺是位于中國浙江省甯波市江北區的一座千年古刹,其名稱在漢語詞典中可解析為:

  1. 基礎釋義

    “保國寺”由“保國”與“寺”組成:“保國”意為“護佑國家安甯”,體現佛教護國利民的宗旨;“寺”即佛教寺院。全名寓意“護國安邦之佛寺”。該寺始建于東漢,現存主體建築為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的大雄寶殿,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以“無梁殿”(無可見梁架)和精湛榫卯工藝聞名。

  2. 曆史地位與文化價值

    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國寺是研究宋代《營造法式》建築規範的實物範例。其大殿采用“瓜棱柱”“藻井穹頂”等獨特設計,展現了北宋官式建築的科技與藝術成就,被譽為“中國南方木構建築活化石”。寺内還保存有唐代經幢、清代鐘鼓樓等曆代遺迹,見證了中國佛教建築史的演變。

  3. 權威文獻與學術引用

    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建築卷》記載,保國寺大殿的“鬥拱結構”和“防蟲防腐技術”(如黃桧木使用)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編著的《中國古代建築史》亦将其列為北宋木構典範,強調其“材分制度”對後世建築形制的深遠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

  1. 甯波市保國寺古建築博物館官網(www.baoguosi.com
  2. 國家文物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
  3.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建築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4. 潘谷西《中國古代建築史·宋遼金卷》,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保國寺是位于中國浙江省甯波市江北區靈山山麓的千年古刹,具有豐富的曆史和建築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地理位置與自然環境

保國寺坐落于甯波市洪塘鎮北部的靈山山岙中,四周澗流環繞,松竹掩映,風景秀麗,是江南著名的自然與人文景觀結合的名勝。

二、曆史沿革

  1. 東漢起源:相傳東漢光武帝時期,骠騎将軍張意及其子張齊芳因愛此地山水而隱居,後舍宅為寺,初名“靈山寺”。
  2. 唐代重建:唐會昌五年(845年)因滅佛運動被毀,廣明元年(880年)重建,唐僖宗賜名“保國寺”以護衛皇權,寺名沿用至今。
  3. 宋代鼎盛:北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重建大雄寶殿,南宋紹興年間擴建法堂、開鑿淨土池,形成現存主體建築群。

三、建築特色與文化價值

  1. 無梁殿:大雄寶殿為江南現存最古老的木構建築之一,采用宋代廳堂式結構,平面呈長方形,以“無梁殿”著稱,具有“蟲不蛀、梁無塵”的奇特現象。
  2. 多朝遺存:寺内保留唐、宋、元、明、清及民國時期的建築,堪稱中國古建築的“活史書”。
  3. 文物保護: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評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四、其他釋義

在部分語境中,“保國寺”也象征為國家安定繁榮而努力的場所,源于其曆史與佛教祈福傳統,但此用法較為少見,通常仍指實際寺廟。


以上信息綜合自權威曆史記載與建築研究,更多細節可參考相關文物保護檔案或實地考察。

别人正在浏覽...

安常習故八米詩陂隴本作邊韶嬾波流茅靡牀帏錯繡蕩擊頓摔而乃焚椒剛武恭姜攻戰貴素河潤嘩潰回猋婚姻見義敢爲交煽嚼頭嬌妍嘉峪關解勸金鵲鏡九佑捐商決命句屦寬打窄用寬懈蘭棹雷火籤兒略事領録籠照麥城模拟墨仙凝凍女傭人批擣青瓷情味氍笠三停刀身無完膚嗜好霜管樹末熟玩癱瘓同根吞炭違法五疵閑街市歇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