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佛教語。釋氏以“劫”(劫波)為假設的記時之號。謂人的壽命從十歲增至八萬,複從八萬還至十歲,經二十返為一小劫。具體說法尚有不同,合成大劫為時則一。《法華經·化城喻品》:“而諸佛法不現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結跏趺坐,身心不動。”《隋書·經籍志四》:“末法已後,衆生愚鈍,無復佛教,而業行轉惡,年壽漸短,經數百千載間,乃至朝生夕死,然後有大水、大火、大風之災,一切除去之,而更立生人,又歸純樸,謂之小劫。每一小劫,則一佛出世。” 唐 李白 《遊昌禅師山池》詩之一:“一度坐小劫,觀空天地間。” 清 曹寅 《題姚後陶比丘小像》詩:“猛風不動袈裟角,彈指閻浮小劫移。”參閱《法苑珠林·大三災·時節》。
(2).道教語。道教以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小劫。《醒世恒言·呂洞賓飛劍斬黃龍》:“自從混沌初分以來,一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世上混一,聖賢皆盡。”
(3).災禍、魔難。佛典、道藏皆謂小劫之中曆經各種災難,俗因以喻天災人禍之較輕者。 宋 蘇轼 《别子由》詩之一:“願君亦莫歎留滞,六十小劫風雨疾。” 清 查慎行 《六月廿三日夜大雨》詩:“二更小劫須臾過,不礙先生高枕卧。” 吳梅 《翠樓吟·秦淮遇京華故人》詞:“湖山淪小劫,正風鶴長 淮 兵氣。”
(4).猶小寇。對敵之蔑稱。《宋書·鄭鮮之傳》:“ 佛佛 虜陷 關中 , 高祖 復欲北讨,行意甚盛。 鮮之 上表諫曰……愚謂不煩殿下親征小劫。”
(5).圍棋術語。劫争中與全局關系較小者。 清 金農 《與謝山人池上奕》詩之一:“方罫楸枰布勢遲,鈎連小劫動偏師。”
“小劫”是一個多義詞彙,其含義因語境不同而有所差異,主要涵蓋佛教術語、道教概念及文學引申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時間單位
佛教以“劫”(梵語kalpa)為極長的時間單位,其中“小劫”的計算方式有兩種主流說法:
與“大劫”的關系
80個小劫構成“成、住、壞、空”四劫,合為一大劫,代表宇宙從形成到毀滅的完整周期。
道教将“小劫”定義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象征一個較長的災變周期。如《醒世恒言》提到:“一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如需進一步了解完整定義或出處,可查閱《法華經》《大智度論》等典籍,或參考搜狗百科、漢典等來源。
《小劫》是一個漢字詞語,可以指小規模的災難或困難。這個詞常常用來描述一些輕微的困難或逆境。
拆分部首:小(小部)+ 力(力部)
總筆畫數:13畫
《小劫》一詞源于古代漢字,具有多義和複雜的曆史淵源。小,表示小的意思;劫,表示劫難、災難。綜合起來可以解釋為小規模的災難或困難。
繁體字為「小劫」。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小劫」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然而,現代漢字的标準寫法是「小劫」。
1. 這次考試對他來說隻是小劫一場,他很快就會從失敗中恢複過來。
2. 雖然他遇到了小劫,但他毫不氣餒,積極面對。
無相關的組詞。
一時困難、臨時難題、小難關
大劫、重大災難、巨大挑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