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若其的意思、若其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若其的解釋

假如,如果。《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 漢 王符 《潛夫論·遏利》:“子孫若賢,不待多富,若其不賢,則多以徵怨。”《晉書·周浚傳》:“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若其"是漢語書面語中的複合連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假設關系連詞 表示"如果""假如"的假設語氣,連接前後兩個分句構成條件複句。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此處"若其"引導假設結果。《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将其歸入假設連詞類。

二、選擇關系連詞 在并列結構中表達"或者""還是"的選擇關系,常見于古代法律條文或論辯文體。如《唐律疏議》"諸犯罪已發及已配而更為罪者,若其重犯流、徒罪者,準累科法",此用法在現代公文中仍有遺存。

三、語用功能特征 《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該詞具有三重語體特質:1)莊重性,多用于法典、诏令等正式文書;2)承接性,常與"則""必"等副詞呼應;3)書卷氣,現代口語中已基本被"如果""或者"替代。在《資治通鑒》等史籍中出現頻率達0.3‰,屬于中頻文言虛詞。

該詞的曆時演變顯示:先秦時期主要用作假設連詞(占比78%),漢魏六朝發展出選擇連詞功能(占比升至22%),唐宋以後逐漸被"倘若""設若"等新興連詞取代。現代漢語中僅存于仿古文體或特定法律條文。

網絡擴展解釋

“若其”是一個文言連詞,主要用于表達假設關系,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核心含義

  1. 假設條件
    表示“假如”“如果”,用于引導假設性條件句。例如《左傳·僖公二十八年》:“戰而捷,必得諸侯;若其不捷,表裡山河,必無害也。”

  2. 比喻類比
    在部分文獻中(如宋代歐陽修作品),還可引申為“就像”“比如”,但此用法相對少見。

二、使用特點

三、典型例句

  1. 《晉書·周浚傳》:“今者違命,勝不足多;若其不勝,為罪已甚。”
  2. 漢代王符《潛夫論》:“若其不賢,則多以徵怨。”

四、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左傳》《晉書》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菴菴碧蘿慚慄成物踹渾水川府處之怡然麤誦擔隔夜憂打千踧踖堕婆登恩德發現權廢務父服港汊高郵古器寒葅好夢難成豪民驚惶驚魂動魄精至金鼙極深研幾畸行隽器看不慣餽贽冷盆冷炙糧草鍊金列擊立士流言風語露苗買結貿取麻雀眠倒名實相符抨劾蓬蕽清淮辱命三顧草廬史記詩源霜江剔嬲剸治網具相商線雞顯現賢行魈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