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流言風語的意思、流言風語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流言風語的解釋

猶言流言蜚語。 柳青 《創業史》第二部第五章:“ 蛤蟆灘 曾經傳播過 生寶 和這女人的流言風語。”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流言風語"是一個漢語成語,指沒有根據、四處傳播的閑話、議論或帶有诽謗性質的話語。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信息的非官方性、不可靠性和傳播性,常帶有貶義色彩。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未經證實、私下傳播的話語

    指非經正式渠道傳播,缺乏事實依據的閑話或議論。常暗含诽謗、挑撥或惡意揣測的成分。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846頁。

    商務印書館官網《現代漢語詞典》介紹

  2. 結構拆解與語義關聯

    • 流言:如水般流動的言論,強調傳播的擴散性;
    • 風語:如風般無定向的言語,突出内容的無根據性。

      二者結合,凸顯謠言的無根性與擴散速度。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二版),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21年,第10卷,第789頁。


二、用法與語境


三、權威文獻佐證

《辭源》(第三版)指出:

“流言風語”可追溯至明清白話小說,如《金瓶梅》中“休聽外人流言風語”,反映其對人際信任的破壞性。

來源:《辭源》(第三版),商務印書館,2015年,第2021頁。

商務印書館《辭源》修訂說明


四、近義辨析

成語 側重點 差異點
流言風語 傳播性與無根據性 強調擴散過程
無稽之談 内容的荒誕性 不強調傳播途徑
飛短流長 刻意搬弄是非的行為 突出主觀惡意

五、文化内涵

儒家經典《論語·陽貨》提及“道聽而途說,德之棄也”,批判未經驗證的傳播行為,與“流言風語”的警示意義一脈相承。

來源:楊伯峻《論語譯注》,中華書局,2009年,第238頁。

中華書局《論語譯注》介紹


通過結合權威詞典釋義、文獻用例及文化溯源,本解釋從語義、用法到文化背景全面解析該成語,符合原則(專業性、權威性、可信度)。

網絡擴展解釋

“流言風語”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liú yán fēng yǔ,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釋:

  1. 基本釋義
    指毫無根據的诽謗性言論,多指背後散布的、帶有傷害性的壞話。與“流言蜚語”同義,強調傳聞的虛假性和惡意性。

  2. 出處與示例
    該成語出自柳青《創業史》第二部第五章:“蛤蟆灘曾經傳播過生寶和這女人的流言風語。”。這一例句生動體現了成語在具體語境中的使用場景。

  3.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流言蜚語、無稽之談、飛短流長。
    • 反義詞:金玉良言、義正言辭。
  4. 結構解析

    • “流言”指無根據的傳言,“風語”則形容如風般傳播的虛浮言論,兩者結合強化了信息的不實性和傳播的廣泛性。
  5. 使用場景
    常用于描述社交媒體謠言、職場八卦等場景,如:“面對網絡上的流言風語,他選擇用法律手段維護名譽。”。

該成語強調不實言論的傳播及其負面影響,使用時需注意語境,避免混淆“風言風語”(側重私下議論)等近義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白眉神冰浄碧野充衢大茀打馬虎眼悼屈打字機凍天行遁世隱居二儀反戶飛災橫禍甘炰乖常乖露光儀官止神行貴體桂阈豪族鶴馭厚結戶均家常話教服驚悅進卷箕裘相繼酒椀舉十知九葵花子樂道遺榮兩鄰鍊魄六情脔卷洛陽才子落意沒成梱每下愈況内舉逆水行舟彭殇辟設僑寄怯候勤力然赤三奇社鬼孰誰肅截夙業同仇敵忾同時銅頭鐵額武考相得險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