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fail to accomplish a mission]∶沒有完成上級的使命或他人的囑咐
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2) [be indebted]∶對尊長谕令或受人來書的謙詞
(1).謂交付使命。猶降谕。《左傳·昭公三年》:“君有辱命,惠莫大焉。” 漢 陳琳 《答東阿王箋》:“昨加恩辱命,并示《龜賦》。”
(2).辜負使命。《漢書·蘇武傳》:“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 漢 !” 晉 傅鹹 《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出征入輔,幸不辱命。”
(3).指負人之托。《文明小史》第二四回:“若請他做個算學教習,那是專門之學,必不辱命的。”
“辱命”的漢語詞典釋義
“辱命”為動賓結構短語,核心含義指未能完成上級或尊長交付的使命,帶有使命令受辱的被動含義。
釋義分層
結構與語用
權威引用
(注:參考來源為《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官網、《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新華成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因平台限制未附具體鍊接。)
“辱命”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未完成使命或辜負囑托
指未能完成上級的使命或他人的囑咐,常見于古代文獻。例如《漢書·李廣蘇建傳》中“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此處“辱命”即指蘇武未能完成漢朝交付的使命。晉代傅鹹的《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也提到“出征入輔,幸不辱命”,強調不辜負使命的完成。
謙辭用法
在書信或對話中,可作為對尊長谕令或他人來書的謙詞,表示自謙或對對方的尊重。
建議結合《漢書》《左傳》等典籍例句理解其具體語境。
鄙别無出路豳谷髀樞筆障慚懅城幹稱許愁怖傳本傳訊呆相倒除大親滴子凍瘡斷絲耳屋防緝革心易行隔轍雨挂麪孤星吼擲駕鵞驕豪解郁究年朗格僇人曼壽朦蔽棉毯命志納說鳥栖盤峙片許潛璧齊後瘧啟居輕裝簡從鳅鰕鬖鬖盛強矢鋒飾垢掩疵試紙書畫思歸引隨宜挑毛揀刺銅溝外舅違喧汙抔限蔽鶱舞險語枭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