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寒葅的意思、寒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寒葅的解釋

泛指腌漬的菜蔬。 漢 劉向 《新序·雜事四》:“ 楚惠王 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 唐 陸龜蒙 《秋思》詩之二:“至今思秃尾,無以代寒葅。” 宋 黃庭堅 《題宛陵張待舉曲肱亭》詩:“寒葅書萬卷,零亂剛直胸。”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寒葅”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詞義解析
“寒葅”泛指腌漬的菜蔬,其中“寒”指寒冷或簡單樸素,“葅”(同“菹”)本義為腌菜或肉醬,合起來可理解為通過鹽漬等方式保存的冷食菜類。

文獻用例

  1. 漢代劉向《新序·雜事四》記載,楚惠王因誤食寒葅中的蛭(水蛭)而患病,側面反映當時腌菜是常見食物。
  2. 唐代陸龜蒙《秋思》詩句“無以代寒葅”,宋代黃庭堅詩中“寒葅書萬卷”,均以寒葅象征清貧生活或文人簡樸的飲食狀态。

補充說明
該詞多用于古文或詩詞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需注意,目前可查證的權威資料較少,建議結合《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進一步确認詞義細節。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寒葅的意思

《寒葅》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指寒冷的感覺、寒冷的天氣或環境。它可以形容寒冷、冷清的景象。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寒葅》的部首是“⺶”(疒部),它表示與疾病相關的字義。寒葅的總筆畫數是13畫。

來源和繁體

《寒葅》出自《莊子·人間悲歡》一章:“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君子蕭蕭,寒寒如也。”這裡的“蕭蕭”即指寒冷的感覺,後來引申為“寒冷”的意思。在繁體字中,《寒葅》的字形沒有顯著變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多種多樣,包括《寒葅》也有不同的寫法。例如,它可以寫成“寒阻”或“寒族”,意義相同但字形不同。

例句

1. 冬天的寒葅使人感覺非常冷清。 2. 山頂上的風,帶着寒葅的味道,讓人不禁打了個寒戰。

組詞

寒冷、寒風、寒意、寒暄、寒夜等。

近義詞

寒冷、冰冷、刺骨、嚴寒。

反義詞

溫暖、炎熱、熱情。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