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魂動魄的意思、驚魂動魄的詳細解釋
驚魂動魄的解釋
同“ 驚魂喪魄 ”。 清 陳确 《示兒帖》:“《易》曰:‘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每讀《易》至此,未嘗不驚魂動魄,心膽堕地也。”《老殘遊記》第十六回:“夾棍拶子望堂上一摔,驚魂動魄價響。”
詞語分解
- 驚魂的解釋 指受驚的神态驚魂未定詳細解釋受驚的神态。 唐 駱賓王 《螢火賦》:“見流光之不息,愴驚魂之屢遷。”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氣沖沖枯波欲迸,恨匆匆驚魂無定。”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
- 動魄的解釋 謂内心受到強烈震動。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上:“ 陸 機 所拟十四首,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幾乎一字千金。” 唐 杜甫 《送李校書二十六韻》:“衆中每一見,使我潛動魄。”參見“
專業解析
"驚魂動魄"是一個漢語成語,形容事物極具震撼力,使人極度驚駭、緊張或深受觸動,以至于心神不甯、魂魄為之震動。其核心在于強調事件、景象或言辭等帶來的強烈精神沖擊和心理震撼。
詳細釋義:
-
字面與核心含義:
- 驚魂: 使靈魂(心神)受到驚吓、震動。指精神層面受到強烈的刺激。
- 動魄: 使魂魄為之震動、激蕩。進一步加深了震撼的程度,強調深入内心的沖擊力。
- 整體: 形容事物極其驚人、駭人、扣人心弦,使人内心受到極大震動,産生強烈的恐懼、緊張、激動或感動等情緒,久久不能平靜。其震撼力直達心靈深處。
-
用法與特征:
- 程度深: 強調震撼的強度遠超一般,達到令人心神不甯、難以忘懷的地步。
- 範圍廣: 可用于描述各種能引起強烈心理反應的事物:
- 驚險場景: 如目睹慘烈事故、經曆生死關頭(例:那場車禍的慘狀令人驚魂動魄)。
- 宏大場面: 如波瀾壯闊的自然奇觀、氣勢恢宏的藝術表演(例: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驚魂動魄)。
- 感人情節: 如文學、影視作品中催人淚下、深刻揭示人性的片段(例:小說中主人公的犧牲精神令人驚魂動魄)。
- 激烈沖突: 如戰争場面、激烈的辯論或競争(例:雙方在決賽中的對決驚魂動魄)。
- 書面語色彩: 該成語多用于書面語或較為正式的場合。
- 常與程度副詞連用: 如“十分驚魂動魄”、“令人驚魂動魄”等,以強調其效果。
-
例句:
- 茅盾《子夜》中曾用:“汽車發瘋似的向前飛跑,吳老太爺向前看,天哪!幾百個亮着燈光的窗洞像幾百隻怪眼睛,高聳碧霄的摩天建築,排山倒海般地撲到吳老太爺眼前……他眼前是紅的,黃的,綠的,黑的,發光的,立方體的,圓錐形的——混雜的一團,在那裡跳,在那裡轉;他耳朵裡灌滿了轟,轟,轟!軋,軋,軋!啵,啵,啵!猛烈嘈雜的聲浪會叫人心跳出腔子似的。這情形,驚魂動魄!”(此例生動描繪了現代都市景象對傳統人物的巨大沖擊)。
- 描述一場扣人心弦的救援行動:“消防員在烈火中救出被困兒童的場景,真是驚魂動魄,讓人肅然起敬。”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紙質版或權威線上版): 該詞典是收錄漢語詞彙最豐富、釋義最權威的大型語文工具書之一,對成語的釋義詳盡準确。其定義強調“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作為規範現代漢語詞彙使用的權威詞典,其對“驚魂動魄”的釋義簡潔明了,指“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 《辭海》(第七版,上海辭書出版社): 這部大型綜合性辭典也收錄了該詞條,釋義與上述詞典一緻,強調其震撼人心的效果。(來源:夏征農、陳至立主編)
“驚魂動魄”意指事物具有極其強烈的震撼力,能深深觸動人的心靈,引起極度的驚駭、緊張、激動或感動等強烈情緒,使人魂魄為之震動,心神久久不能平複。它是一個程度深、書面語色彩濃的成語,常用于描述極具沖擊力的場景、事件或情感體驗。其權威釋義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現代漢語詞典》、《辭海》等經典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
“驚魂動魄”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基本含義是形容極度恐懼或心靈受到強烈震撼的狀态。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與出處
-
核心意義
該成語由“驚魂”(吓得魂飛魄散)和“動魄”(心靈震動)組成,強調因極度驚吓或震撼導緻身心俱顫。例如清·陳确《示兒帖》中提到閱讀《易經》時“未嘗不驚魂動魄,心膽堕地”。
-
出處溯源
最早見于清代文獻,如陳确的學術劄記,後也被小說《綠野仙蹤》引用。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均收錄此解釋。
二、用法與語法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多含貶義。
例:戰場慘狀令人驚魂動魄。(作謂語)
- 語境適配:常用于描述極端恐怖或震撼的場景,如災難、險境等。
三、近義詞與易混淆詞
-
近義詞
- 驚心動魄(原指文辭震撼,後引申為緊張刺激)
- 膽戰心驚、魂飛魄散(側重恐懼情緒)。
-
區别辨析
- “驚魂動魄”強調恐懼導緻的身心反應;
- “驚心動魄”適用範圍更廣,可形容藝術感染力或事件緊張程度。
四、現代應用建議
- 文學創作:適合渲染恐怖、懸疑氛圍,如“兇手現身時,全場驚魂動魄”。
- 日常使用:需注意語境,避免用于輕松場景。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例句或學術分析,可參考漢典或滬江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祥邊心鼻腔閉塞眼睛捉麻雀碧瑤杯蕩産蕩主大雄寶殿點鐘雕紅漆吊客頂公敦竺二極管豐國附生蟲剛梗剛鸷構釁谷泉紅榜洪美紅素儉乏漿米酒寄名筋幹金剛藏金鏡今士巾舞津注僦賃刻省空懷勞形路标南陸内力偏遠掐子绮井蛩駏阒沈認軍旗日轉千階肉包子打狗三峰少腹豎兒私布聳異桃闆天晷通厮腳兒危狹溫戶五輪八光左右兩點神水無似現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