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點募的意思、點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點募的解釋

召募兵丁。《資治通鑒·唐德宗貞元三年》:“自變兩稅法以來,藩鎮、州、縣多違法聚歛。繼以 朱泚 之亂,争榷率、征罰以為軍資,點募自防。”《宋史·李昉傳》:“所至點募,人情若有不安,即須少緩,密奏取裁,庶免後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點募”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色彩的詞彙,其核心含義為“按名冊或指定标準征召、招募人員”,常見于古代軍事或行政管理語境。以下從詞義、結構、演變三個方面進行解析:

一、詞義解析

“點”本義為“細小的痕迹”,引申為“核對、查對”(如“點驗”);“募”指“廣泛征集、招募”(如“募兵”)。二字組合後,“點募”特指“按既定名冊或條件選拔、征召人員”,強調選拔過程的規範性和針對性。例如《宋史·兵志》載:“凡點募禁軍,皆擇精銳者充之”,體現其作為古代兵制術語的功能性。

二、構詞特征

該詞屬于聯合式複合詞,前後語素“點”“募”在語義上形成互補關系,既包含“核查”的動作,又明确“招募”的目的。此類構詞方式常見于古代軍政術語,如“點驗”“征募”等,符合漢語雙音節化的曆史發展規律。

三、語義演變

“點募”一詞在明清文獻中高頻出現,多與軍事制度相關(來源:《漢語曆史詞彙學概要》)。隨着現代漢語詞彙系統的更新,其使用範圍逐漸縮小,現多作為曆史研究術語存于典籍,如《中國曆代兵制》等著作中仍保留原義考據。

網絡擴展解釋

“點募”是古代漢語中的軍事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指召募兵丁的行為,主要用于古代軍事領域,強調通過特定方式集結或征召士兵。該詞由“點”和“募”組成:

二、曆史背景與用例

  1. 唐代用例
    據《資治通鑒》記載,唐德宗貞元年間,藩鎮和州縣為籌集軍資,通過“點募”加強防禦。
  2. 宋代記載
    《宋史·李昉傳》提到,李昉在地方任職時,因“點募”可能引發民情不安,需謹慎處理并上報朝廷。

三、延伸說明

四、參考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搬指悖亂不能自已才方谄奉赤牍赤縣神州鞑虜貂侍動車憤忿憤青故操規報何時河水不犯井水黃壽丹狐步舞諱隱绛帷即席棘針科拘系誇詞戀戀連錢骢令不虛行令族立秋祿鬼麥黃水蒙篾塓墀民糧搒械琵琶胡語普查強圉起肓七香車如魚似水設供省劄適婚石上草水晶頂書繕四不拗六四緻酸桶素花蘇小妹騰頰田相衣提揭銅蟾亡泯魏巍伍長相持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