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諱隱的意思、諱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諱隱的解釋

回避隱瞞。《魏書·楊昱傳》:“ 靈太後 嘗從容謂 昱 曰:‘自薄德化不能感親姻,在外不稱人心,卿有所聞,慎勿諱隱。’” 宋 洪邁 《夷堅丙志·饒氏婦》:“妾有過,則對主人顯言,雖數十裡外田疇出納為欺亦即日舉白,無一諱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諱隱(huì yǐn)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和古典文獻用例中綜合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1. 避諱與隱瞞

    諱指因忌諱而回避不言(如避尊者名諱),隱指刻意隱藏真相。二字結合強調因顧忌而有意掩飾事實的行為。

    例: 《後漢書·蔡邕傳》載:“事不諱隱,有國者所當崇也。” 指治國者應直面問題而非隱瞞。

  2. 為尊者諱的倫理準則

    在古代禮制中,特指為維護尊長或君主的尊嚴而隱去其過失。如《春秋公羊傳》提倡“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體現儒家倫理觀。


二、古籍例證與權威解析


三、文化内涵

該詞濃縮了中國傳統社會“名實之辯”與“禮法沖突”:


權威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第10卷,頁1123。
  2. 《春秋公羊傳·闵公元年》,中華書局點校本。
  3. 《後漢書·蔡邕傳》,中華書局,1965年,卷六十下。
  4. 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九》,清刻本。
  5. 《禮記·曲禮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注:因古籍原版無直接網頁鍊接,标注版本信息供學術查證;現代詞典釋義參考紙質權威出版物。)

網絡擴展解釋

“諱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huì yǐn,其核心含義為回避隱瞞,常見于古代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2.文獻例證

3.使用特點

4.延伸說明

該詞體現了傳統文化中對“直言”與“隱忍”的辯證态度,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褒貶傾向。例如,在《魏書》中,“諱隱”帶有負面色彩,而在某些場合可能被視為保全他人的策略。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用法,可參考《魏書》《夷堅志》等古籍,或查閱權威詞典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變晝草不果不走草土臣饬修牀簟除宮詞牒彈斷黨組得所德意志邦聯電流表二婚頭發越稾草鼓暢過山行家哄場紅飛翠舞花堆錦簇讙訟鍵盤節構驚慘警心祭竈砍一枝損百株良天洌氣烈焰禮金流石漓湘珞琭曼胡纓沒臉面幪幪麋麑末習暖目平成遷吏潛竊陽剽悄語棋畫啟銮全才驅發柔化阮林紹統聲稱夙仇特派員文梁幄幕消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