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名門世族。 晉 陶潛 《贈長沙公族祖詩》:“於穆令族,允構斯堂,諧氣冬暄,映懷圭璋。” 唐 王勃 《梓州玄武縣福會寺碑》:“爰有縣令 柳邊 , 河東 令族, 大業 之年,來光上邑。”
令族是漢語中一個典雅的古語詞,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指在社會地位、文化修養或政治影響力方面享有崇高聲譽的世家大族。此義強調家族世代積累的聲望與地位,常見于曆史文獻中對貴族或名門望族的稱謂。
例證:
“魏晉時期,琅琊王氏、陳郡謝氏皆為當世令族,子弟多居清要之職。”
來源:《漢語大詞典》(ISBN 978-7-5432-0001-4)第7卷第987頁“令族”詞條釋義一;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古代漢語常用詞詞典》網頁鍊接(需登錄查閱古籍語料庫)。
引申指家族成員品行端正、家風淳厚,受到社會普遍敬重。此義側重道德層面的評價,強調家族倫理與教化成就。
例證:
“《顔氏家訓》雲:‘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顔氏以此訓導子孫,故為江左令族。”
來源:《辭源》(第三版)第2745頁“令族”釋義;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附錄“古語詞釋例”網頁鍊接。
“令”本義為“美好”(《說文解字》:“令,發號也”引申為善),故“令族”隱含對家族品格的褒揚。該詞多用于曆史叙述或文學作品中,現代漢語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宗族文化、古代社會結構時仍具學術價值。
延伸參考:國家圖書館《中華古籍資源庫》網頁鍊接可檢索《世說新語》《資治通鑒》等典籍中的用例。
“令族”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名門世族,通常指代曆史悠久、社會地位顯赫的家族。以下是詳細解釋:
“令族”指家族中代代傳承顯赫地位或權勢的群體,尤其強調家族成員在軍事、政治等領域的延續性影響力。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5、6等來源。
班賜碧酒秉彜兵員不可多得策動禅世雕龍超朗朝燭車錢抽選垂範純音焠針導意殿最鼎賜東丁對頭犯想俯沖佹佹圭門歸因于黑越越化景谏阻蛣蜋急風暴雨金诰井花靜襟襟靈糾察苦恨拉呱來曆不明臨身龍尾岩茂齒卯金刀名表郎官腦力蓬頭散發輕津去就之分深眷是不是世态人情殊造司李邃理讨笤痛駡推辭危時吳梅賢妃瀉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