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牍的意思、赤牍的詳細解釋
赤牍的解釋
(1).尺牍。赤,通“ 尺 ”。古代書寫用的木簡。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三代 之人必習為詞命,童子入小學則教以應對,蓋赫蹏未興,赤牘未削,一切利害事宜皆面陳而口宣之。” 明 顧起綸 《國雅品·士品四》:“赤牘三朝事,青編四海傳。”
(2).尺牍。赤,通“ 尺 ”。指書信。 明 臧懋循 《與茅康伯書》:“足下不遠千裡,而賜不佞翰貺,溢美之言盈于赤牘。”
詞語分解
- 赤的解釋 赤 ì 紅色,比朱色稍暗的顔色:赤血。赤字。 真誠,忠誠:赤誠(極其真誠)。赤忱。赤子(純潔無暇的初生嬰兒,古代亦指百姓)。赤膽忠心。 空無所有:赤手空拳。赤地千裡。 裸露:赤腳(光腳)。 筆畫數:
- 牍的解釋 牍 (牘) ú 古代寫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書信)。案牍。 古代樂器名。 筆畫數:; 部首:片;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赤牍”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其含義可通過以下兩個方面解釋:
-
通假釋義
“赤”在詞中通假為“尺”,因此“赤牍”即“尺牍”(古代書寫用的木簡或書信)。這種通假現象在漢字演變中常見,屬于同音或近音替代。
-
具體含義
- 古代書寫木簡:指長約一尺的木簡,是紙張普及前的重要書寫載體。例如明代謝肇淛《五雜俎》提到“赤牍未削”,描述當時的書寫材料。
- 代指書信:因木簡常用于書寫信件,後引申為書信的泛稱。如明代臧懋循在《與茅康伯書》中稱“溢美之言盈于赤牍”。
補充說明:該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出現在古籍或文史研究中,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其指代對象(實物或書信)。
網絡擴展解釋二
赤牍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紅色的竹籤子。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火和牛,它的總筆畫數為15。赤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發展的時期。在古代,人們在竹子上刻寫字的時候,經常使用紅色的染料把竹片染成紅色,然後再用竹籤進行刻寫。所以赤牍這個詞形象地描述了一根紅色的竹籤。
在繁體字中,赤牍的寫法為赤簏。“簏”代表的是竹管,所以赤簏是指紅色的竹管。這與赤牍的意思相同,隻是字形略有不同。
在古代,“牍”字是有一些變體的。有時候,人們也會将牍寫作“冊”。不過,這個字在現代漢字中已經很少使用了。所以,當我們提到赤牍時,一般指的是用紅色染過的竹籤。
赤牍這個詞沒有特定的例句,因為它更多地被用于描述古代的寫作工具。然而,我們可以用它來形容紅色的竹籤,如:“他用一根赤牍在竹子上寫下了他最真摯的心意。”
赤牍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不常見,因為它是一個比較特殊的詞語。然而,你可以通過加上不同的形容詞來增加赤牍的表達力,比如“紅色的赤牍”或“細長的赤牍”。
希望這些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果還有任何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