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秣的意思、刍秣的詳細解釋
刍秣的解釋
[fodder;hay] 喂牛馬的草料
刍秣之式。——《周禮·大宰》。注:“養牛馬禾谷也。”
詳細解釋
牛馬的飼料。《周禮·天官·大宰》:“以九式均節財用……七曰芻秣之式。” 鄭玄 注:“芻秣,養牛馬禾穀也。”《北史·王思政傳》:“於是修城郭,起樓櫓,營田農,積芻秣,凡可以守禦者皆具焉。” 清 劉鹗 《<老殘遊記>自叙》:“馬與牛,終歲勤苦,食不過芻秣。”
詞語分解
- 刍的解釋 刍 (芻) ú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飼養牛馬的草料)。反刍。 割草:刍荛(割草稱“刍”,打柴稱“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後常用作向人陳述意見的謙辭)。刍言(常用來謙稱自己的言論)。刍議(
- 秣的解釋 秣 ò 牲口的飼料:糧秣。 喂牲口:秣馬厲兵(亦作“厲兵秣馬”)。 筆畫數:; 部首:禾;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刍秣”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chú mò,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本義:指喂養牛、馬等牲畜的草料。例如《周禮·天官·大宰》中提到“刍秣之式”,即管理牲畜飼料的財政制度。
- 字詞拆分:
- 刍(chú):本指喂牛羊的草料,如幹草、稭稈等。
- 秣(mò):指喂馬的谷物飼料,也作動詞用,表示“喂養”。例如《詩經》中“言秣其馬”即“喂飽馬匹”。
用法與例句
- 古代文獻:多用于描述軍事或農業儲備,如《北史·王思政傳》記載“積刍秣,凡可以守禦者皆具焉”。
- 現代造句:
- “荨麻子拌在刍秣裡能使動物的毛光潤。”
- “糧秣充足是行軍作戰的重要保障。”
引申含義
- 比喻義:部分典籍将“刍秣”引申為對人的培養教育,強調基礎供給的重要性。
相關詞組
- 糧秣:泛指軍糧和牲畜飼料。
- 秣馬厲兵:喂飽馬匹、磨利兵器,指備戰狀态(“秣”在此為動詞)。
“刍秣”以草料為核心含義,常見于古代經濟、軍事文獻,體現古人對後勤保障的重視。若需更完整釋義,可參考《周禮》《北史》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刍秣》是一個古漢語詞語,代表着喂養家畜,給牲口刈草作食的意思。下面将對這個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進行簡要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
刍秣由“刍”和“秣”兩個部首組成。其中,“刍”字的部首是“刀”;“秣”字的部首是“禾”。筆畫方面,“刍”字有4劃;“秣”字有10劃。
來源:
刍秣一詞最早出現在《詩經》中,用來描寫牧人給牲口喂食的場景。
繁體:
繁體字中的《刍秣》分别為「芻穆」。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刍秣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有時會把刍寫作「芻」,會把秣寫作「穆」。
例句:
種種草木和刍秣的工作都是農人的勞動。
組詞:
刍秣可以與其他詞組合成不同的詞語,如刍荛、刍議、刍談等。
近義詞:
刍秣的近義詞包括飼草、喂養等。
反義詞:
刍秣的反義詞包括放牧、放養等。
希望以上信息對您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