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殊途 ”。異途,不同途徑。《易·繫辭下》:“天下同歸而殊塗,一緻而百慮。”《三國志·魏志·陳留王奂傳》:“昔聖帝明王,靜亂濟世,保大定功,文武殊塗,勳烈同歸。” 唐 袁郊 《甘澤謠·圓觀》:“真信士矣,與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緣未盡,但願勤修,勤修不堕,即遂相見。”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五篇:“當時以為幽明雖殊途,而人鬼乃皆實有,故其叙述異事,與記載人間常事,自視固無誠妄之别矣。”
“殊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不同的途徑或方式”,通常寫作“殊途”,兩者為異體關系。以下是詳細解釋:
多用于文學或哲學讨論,強調多樣性中的統一性。例如:“文化發展殊塗,但追求真善美的本質一緻。”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成語(如“出處殊塗”),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權威古籍注解。
《殊塗》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不同的顔色或顔料。
《殊塗》的部首是水(氵)和道(辶),共19個筆畫。
《殊塗》這個詞的源自《左傳·哀公九年》: “未有勝殊感者”。
《殊塗》的繁體字為「殊塗」。
古人在書寫《殊塗》時使用的漢字形狀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意義相同。
1.這幅畫用了多種殊塗,色彩鮮豔,非常美麗。
2.他在繪畫中善于運用殊塗,以展現事物的多樣性。
1. 殊塗差異:指顔色、塗料等不同的差異。
2. 殊塗分析:指對顔色、塗料等進行分析研究。
近義詞:顔色、色彩
反義詞:一色、同色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