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紗帳。 晉 王嘉 《拾遺記·蜀》:“ 先主 甘後 ……至十八,玉質柔肌,态媚容冶。 先主 召入綃帳中,於戶外望者如月下聚雪。” 唐 李賀 《美人梳頭歌》:“ 西施 曉夢綃帳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明 高啟 《梅花》詩之四:“淡淡霜華濕粉痕,誰施綃帳護香溫。”《紅樓夢》第七六回:“ 紫鵑 放下綃帳,移燈掩門出去。”
“绡帳”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xiāo zhàng,指用輕薄的絲織品(绡)制成的帳子,多用于古代文學作品中,具有古典意象。以下是詳細解釋:
“绡帳”是一個兼具實用與詩意的詞彙,其古典色彩使其在文學作品中具有獨特的意境塑造功能。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詩句,可參考《拾遺記》《全唐詩》等古籍。
《绡帳》是指用細薄的絲綢制成的帳幕。它常常用來裝點新婚夫婦的卧室,寓意着美滿幸福的婚姻。
《绡帳》的拆分部首是纟(糸)和廣,部首纟表示與線、絲相關的意思,廣表示與帳篷、屋子相關的意思。根據筆畫,它的總筆畫數為14。
《绡帳》一詞來源于古代漢族的文化。在古代,绡帳是重要的婚俗用品,被用來裝扮新婚夫婦的床榻,以祝福他們美滿幸福、白頭偕老。
繁體字中,《绡帳》的寫法為《綃幛》。在繁體字中,字形更加複雜,絲綢的細薄之美也得到了更好的表達。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織字有多種不同的寫法。而绡帳對應的古漢字寫法為「綃幛」,反映了古人對細薄絲綢的向往。
1. 我們擺放了一張绡帳,為新婚夫婦祝福。
2. 絹織工藝的精湛使得绡帳更加華麗而富有質感。
綿繡、繡花、布簾、羅帳
綢帳、絲帳
木帳、鐵帳
【别人正在浏覽】